近年来,五原县积极创新现代
畜牧业发展方式,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采取
养殖大户自建、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建、招商引资兴建等多种形式,加快肉羊产业由分散养殖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养殖转变,逐步形成了以项目建设为依托、财政补贴为保障、企业投资为突破、农户建设为主体、社会参与为重要力量的多元化、多渠道现代肉羊产业发展长效机制,带给农牧户的实惠越来越多。张爱兵给羊喂饲草料力农集团商品肉羊养殖基地吸引牧户来
养羊龙头企业做后勤 张爱兵自2012年7月开始在五原县力农养殖基地养羊,现存栏育肥肉羊1000多只。张爱兵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年可出栏育肥羊3000多只,平均每只羊的利润在120元左右,每年可以将30多万元的纯收入装入腰包。 象张爱兵这样的养殖户还有很多。力农集团采取“五统一分”(企业统一免费提供养殖场地、
饲料,统一疫病防治、管理、回收产品,分户饲养)的养殖模式,吸引养殖户进驻养殖基地养羊。公司采用“贴息买羔”的方式建立合同繁育户100多户,同时与3000多户农牧户建立稳定、可靠地合作关系,几年来公司带动5000多户农牧户增收,每年与力农集团合作的农牧户累计增收达3000余万元。 力农集团是五原县推进龙头企业带头开展肉羊养殖加工的缩影。近年来,五原县积极扶持龙头企业采取直接投资、股份合作、合同契约等形式,建设优质生产基地,构筑“龙头企业+基地+养殖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合同养殖户”等经营发展模式,支持龙头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升级延伸产业链条,以龙头企业的诸多优势发展肉羊养殖。养羊资金有来源整村推进挣钱多 对于小规模的养殖户,五原县采取了“整村推进”的方式,通过妇联贴息、政府担保贷款和每建一个标准化羊圈、购进30只基础母羊补贴6000块钱的方式,在每个自然村发展30户以上,鼓励农牧民扩大肉羊养殖规模,发展养殖大户。目前,全县实施整村推进肉羊养殖示范组10个,累计建成肉羊整村推进示范户10112户。示范户采取自繁自育的方式,实行种养结合,羊粪生产沼气,沼渣沼液还田,减少了养殖业发展给环境带来的污染,构建了生态循环养羊新模式。 针对“整村推进”模式发展的高标准肉羊繁育户,五原县政府对建设标准化圈舍(80平方米以上)的养殖户给予补贴,同时进行网围栏安装,共计每户补贴6000元。五原县2012年“整村推进”网围栏安装工程涉及养殖户1200户。2012年新建的1200户肉羊养殖户可使全县基础母羊存栏量增加约3%,出栏量增加约5%,户均收入可增加约4万元,有力地带动农户自发进行肉羊养殖,提高了肉羊规模化养殖程度,促进了肉羊产业快速发展。政府支持有保障带领农户发“羊”财 近年来,五原县对建标准化圈舍1500平米以上、存栏基础母羊700只以上、年出栏2000只以上的标准化肉羊养殖场,经验收合格,县财政补贴10万元,规模再大的以此为基础累加计算给予补贴。在生产技术方面,县畜牧部门安排科技人员对规模化养羊户在品种改良、疫病防治、饲草料配制、圈舍和窖池建设等方面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全面推广科学饲养、短期育肥,实行规范化饲养、标准化生产。目前,该县肉羊饲养总量已达290万只,其中基础母羊80万只,年出栏肉羊160万只。建成年出栏10万只以上的工厂化肉羊养殖基地3个,规模养殖场已达40多个,规模养殖户8000多户;建成肉羊屠宰加工企业6家,年可屠宰加工肉羊250万只,其中肉羊主导品种巴美肉羊还获得国家地理标识认证,形成了常年育肥、四季出栏的发展格局。 五原县副县长樊俊梅介绍,2013年,该县将力争肉羊饲养总量达到330万只,基础母羊100万只,出栏肉羊200万只,农民人均来自养羊业的纯收入4000元以上,使养羊业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翻番的重要支撑。今后,该县在肉羊产业发展上将继续走传统产业新型化的路子,通过培育规模养殖户、打造万亩肉羊养殖园区、引进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扶持组建一批肉羊专业合作社等措施,不断推进肉羊工厂化养殖和标准化生产,使肉羊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同步推进,造福五原县的广大肉羊养殖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