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川水禽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


 
  南川区气候温和,农作物丰富,特别适宜水禽生产,水禽养殖历史悠久,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一家一户散养模式已不适应大市场的运作规则。2003年,南川区云忠禽类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经过4年运作,拥有会员98户,饲养种鸭4万多只,孵化禽苗600万羽,加工白条鸭肉1500吨,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3800万元,已建成了集孵化、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合作社,成为散养农户与大市场连接的纽带。2006年,云忠禽类养殖专业合作社被南川区人民政府授予养殖大户称号,自2000年以来年年受到畜牧主管部门的表彰,被评为优秀养殖大户称号。

  合作社采取“孵化场(龙头)+种鸭饲养+商品鸭场+鸭产品加工+饲料厂+协会”的模式运行,形成“龙头+协会+大户+农户”的利益公平、联系紧密、产供销一体化的水禽产业化运作机制。2003年成立之初,会员仅6 户,目前已发展到会员98户,固定资产500万元,在职员工30人,年总产值达1亿多元,年纯收入达2755万元,成为南川区水禽产业化发展的龙头企业。在短短的4年时间内,合作社不断壮大,从单一的饲养种鸭和孵化到肉鸭饲养和鸭肉分割加工,形成了以龙头+农户+协会面对大市场的抗风险能力。合作社拥有家禽孵化场、肉鸭生产基地和肉鸭加工厂3 个直属企业。现有标准孵化机20台,年孵化能力可达600万羽;有两个标准化种鸭场,存栏父母代种鸭1.5万羽;肉鸭生产基地1个,年出栏肉鸭50万只;建成冻库容量100吨的安平肉鸭分割肉加工厂,年加工能力500万只。协会发展会员饲养种鸭户40户,饲养种鸭3万多只,提供种蛋600万枚,年底可孵化鸭苗450万只,年纯收入1300万元;商品鸭户45户,年可出栏商品肉鸭1000多万只,年纯收入1200万元;肉鸭加工会员1个,年可加工白条鸭肉700吨,年纯收入15万元;饲料供应会员2个,年提供肉鸭饲料2400吨,产值700万元,年纯收入240万元。

  合作社在成立之初召开了会员大会,通过了合作社章程,设置了合作社机构和成员,突出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加强协会成员间的联结,将协会建成一个“利益共沾、风险共担”的联合体。合作社由孵化龙头李云忠任会长,负责禽苗孵化、鸭苗和鸭产品销售、技术服务等。通过合作社出资购进大型良种肉鸭SM3樱桃谷鸭种鸭2.5万只,发放给30多个养殖大户饲养,种蛋由专业合作社签订订单按最低价保本回收,并随着市场行情上浮,最大限度降低养殖户养殖风险,调动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同时合作社还将所孵化的禽苗发给养殖大户进行饲养,提供防疫、技术、饲料,并负责肉鸭回收,确保养殖户每只鸭有1元以上的利润空间。合作社按照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职能,在运作机制上采取了八统一,即“统一提供优质肉鸭种苗、统一技术培训指导、统一防疫治病、统一提供信息服务、统一提供生产资料供应服务、统一产品质量、统一收购产品”。由四川绵英公司负责提供生产性能、经济性能较高的樱桃谷肉鸭良种苗鸭,分别由农户会员饲养。 协会聘请高级技术人员对基层会员进行技术指导,培训基层协会的技术能手,再由基层技术人员为养鸭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并每年对全体协会成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合作知识、新技术与市场知识培训。协会统一制定鸭病防治程序、购进疫苗和药品,各片区由一名专职兽医负责。协会负责收集来自于广大养鸭户、基层会员提供的信息, 协会对会员提供的各项服务均不以赢利为目的,即生产资料方面一律按照成本供应,技术、信息等方面采取免费服务。同时公司还向一些对有养鸭技术、信誉好、经济上暂时有困难的养鸭户,提供部分的资金贷款或垫支生产资料(种鸭苗、饲料)。 为了保证品牌质量,合作社要求会员统一饲养樱桃谷鸭SM3,种蛋统一由孵化场回收,肉鸭统一由分割加工厂回收。

  云忠禽类养殖专业合作社抓住主城养殖淡出、高速公路开通的优势,争取三年内把水禽产业做大做强,成为重庆水禽业龙头,带动广大养殖户增收致富。目前,合作社正着手申请国家无公害产品认证,以及申报重庆市龙头企业。

  目前,在云忠禽类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带动下,合作社社员养殖水平及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养殖规模不断增大,带动周围农户不断加入水禽养殖行业。该区又发展了两家大型禽类养殖专业合作社,农户养殖热情高涨,势头发展快,水禽产业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