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宗县黑山羊产业呈现出强力推进、强劲发展、强势产业的“三强”态势。目前,该县黑山羊养殖户4100多户,存栏14万只,出栏肉羊12457只,实现产值4000余万元。
该县在黑山羊养殖过程中,着力解决发展畜牧业与保护生态之间的矛盾,加大青贮、氨化技术推广力度,加强天然草场改良和人工种草,推广应用黑山羊专用饲料,改变传统饲养方式,大力推广黑山羊半舍饲、舍饲厩养技术。对规模养殖户(黑山羊养殖小区)和舍饲厩养户进行扶持,设施建设、饲草生产、饲养技术达到舍饲厩养要求且养殖规模达到1000只以上的养羊户(养殖小区)给予一次性补助30万元,达到500~1000只的一次性补助10万元,达到200~500只的一次性补助2万元,达到100~200只的一次性补助0.2万元。目前,已对符合初验条件的16个养殖小区兑现第一次补助146万元。
做好“峻王”黑山羊的提纯复壮,保证生产用种的需要,引进生产性能高的优良品种开展杂交改良试验,提高羊群品质,及时淘汰劣质公、母羊;加强防疫工作,落实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的待遇,为他们提供防疫必备的物质条件,抽调了17名专业技术人员,联挂1000只以上的养殖小区,并与业主签定技术服务合同。目前,养殖小区羊只耳标佩带率达94%,口啼疫、山羊豆、羊四防苗三种疫苗免疫率分别达64%、46.3%和56.3%。
在发展养殖过程中,改变单一分散的传统饲养模式,建立集饲草饲料、养殖基地、龙头企业、防疫服务、加工销售一体化建设格局,使全县畜牧业向集约、生态化养殖模式转变,依托龙头推行“区带户”模式,养殖场与农户签订“养殖订单合同”,将断乳羔羊有偿提供给农户,待羔羊育肥后养殖场按市场价或每斤8-10元的保护价收购。目前,全县17个养殖小区共带动农户200多户。
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干部职工以直接投资、入股、技术扶持等方式参与黑山羊养殖、营销、加工、餐饮开发,共同发展黑山羊产业,通过招商引资,按照民营化的改革方向,完成县畜牧场、山羊公司的改革改制工作,进一步盘活利用好现有草山草场资源,壮大黑山羊养殖规模;积极培育、引进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开展黑山羊产品的深加工,生产高附加值的畜产品;更新烹制方法,提高烹饪水平,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的师宗羊肉食品,并对上规模、上档次、有特色的黑山羊餐馆有重点地给予适当扶持,以餐饮消费促进生产,扩大师宗羊肉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