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规模养殖超100万只、产值近亿
祥云县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提速增效、做大规模、做响品牌,提高档次,延长产业”的总体布局,初步形成了市场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市场+基地+协会+农户的蛋鸡养殖产业化发展格局。至今全县蛋鸡规模养殖超100万只,产值近亿元,禽蛋产业呈现迅猛、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农村经济发展一片欣欣向荣。
——畜牧业实现从传统的副业向农村经济支柱产业的历史性跨越。2007年1—6月,全县生猪存栏24.6万头,出栏13.1万头,蛋鸡存栏107.45万元,禽蛋产量1480吨,肉类总产1.14吨,畜牧业产值2.75万元,农业人口人均畜牧业收入1384元,比2006年同期增29元,蛋鸡产业已逐步成畜牧业发展的又一支柱产业,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和社会义义新农村建设建设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蛋鸡养殖实现了从单一、传统、小作为的家庭养殖业向规模化、科学化、市场经济化的转变。在发展蛋鸡养殖产业中,涌现出了一批蛋鸡养殖大户和专业户,从饲养几百只,到几千只到上万只,日产鲜蛋从几十千克到几百千克。祥城、沙龙、云南驿三个镇蛋鸡存栏已突破85万只,全县规模养殖户和专业户集中于9个乡镇、546户,人均饲养蛋鸡500只,年实现纯收入6000元。年存栏100万只蛋鸡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就业5000人,蛋鸡养殖投入小,生产周期短、效益高,养殖户可充分利用现有房屋和部份设施等条件进行发展,合理配置资源,增加经济收入。进而发展无公害绿色生态鸡蛋,保证蛋产品安全,满足市场需求。
——蛋鸡养殖由饲养粗放,品种杂劣,管理单纯向科学饲养,品种良种化,管理现代化方向转变。祥云逐渐成为滇西禽蛋生产中心和禽蛋交易中心,是滇西最大的禽蛋生产县之一,饲养量居全州第二位。通过新型农民科技养殖培训后,规模养殖大户基本掌握了分阶段育雏技术,饲养管理技术,全价配合料应用技术,禽病规范化防治技术,学会了产蛋量、蛋料比,死淘率等蛋鸡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引进抗病力强,生产性能高,鸡蛋质量好的罗曼、海兰、尼克等商品代蛋鸡,按市场正常价每只蛋鸡一年可获纯收入12元以上。
祥云县禽蛋产业正向着集约化、无公害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扩大饲养规模,提高科技含量,实施规范化生产,促进养殖安全,减少环境污染,增效农业经济,建成滇西最大的蛋鸡生产基地和交易中心,到2010年全县存栏蛋鸡突破200万只,产值可达2亿元。农民增收大畜牧经济“半边天”蛋鸡规模养殖超100万只、产值近亿元
祥云县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提速增效、做大规模、做响品牌,提高档次,延长产业”的总体布局,初步形成了市场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市场+基地+协会+农户的蛋鸡养殖产业化发展格局。至今全县蛋鸡规模养殖超100万只,产值近亿元,禽蛋产业呈现迅猛、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农村经济发展一片欣欣向荣。
——畜牧业实现从传统的副业向农村经济支柱产业的历史性跨越。2007年1—6月,全县生猪存栏24.6万头,出栏13.1万头,蛋鸡存栏107.45万元,禽蛋产量1480吨,肉类总产1.14吨,畜牧业产值2.75万元,农业人口人均畜牧业收入1384元,比2006年同期增29元,蛋鸡产业已逐步成畜牧业发展的又一支柱产业,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和社会义义新农村建设建设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蛋鸡养殖实现了从单一、传统、小作为的家庭养殖业向规模化、科学化、市场经济化的转变。在发展蛋鸡养殖产业中,涌现出了一批蛋鸡养殖大户和专业户,从饲养几百只,到几千只到上万只,日产鲜蛋从几十千克到几百千克。祥城、沙龙、云南驿三个镇蛋鸡存栏已突破85万只,全县规模养殖户和专业户集中于9个乡镇、546户,人均饲养蛋鸡500只,年实现纯收入6000元。年存栏100万只蛋鸡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就业5000人,蛋鸡养殖投入小,生产周期短、效益高,养殖户可充分利用现有房屋和部份设施等条件进行发展,合理配置资源,增加经济收入。进而发展无公害绿色生态鸡蛋,保证蛋产品安全,满足市场需求。
鸡养殖由饲养粗放,品种杂劣,管理单纯向科学饲养,品种良种化,管理现代化方向转变。祥云逐渐成为滇西禽蛋生产中心和禽蛋交易中心,是滇西最大的禽蛋生产县之一,饲养量居全州第二位。通过新型农民科技养殖培训后,规模养殖大户基本掌握了分阶段育雏技术,饲养管理技术,全价配合料应用技术,禽病规范化防治技术,学会了产蛋量、蛋料比,死淘率等蛋鸡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引进抗病力强,生产性能高,鸡蛋质量好的罗曼、海兰、尼克等商品代蛋鸡,按市场正常价每只蛋鸡一年可获纯收入12元以上。
祥云县禽蛋产业正向着集约化、无公害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扩大饲养规模,提高科技含量,实施规范化生产,促进养殖安全,减少环境污染,增效农业经济,建成滇西最大的蛋鸡生产基地和交易中心,到2010年全县存栏蛋鸡突破200万只,产值可达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