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畜产品价格大幅上扬
生猪和猪肉价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肥猪价格由1月份的9.35元/公斤涨至5月份的10.92元/公斤,同比增长113.7%;猪肉价格由年初14.8元/公斤涨至5月份的16.7元/公斤,同比增长80.7%;仔猪价格由1月份的15.36元/公斤涨至5月份的22.3元/公斤,同比增长262.6%。
鸡蛋价格大幅上扬。鸡蛋价格由1月份的5.86元/公斤涨至5月份的6.42元/公斤,同比增长58.9%;蛋鸡雏价格由1月份的2.53元/只涨至5月份的2.91元/只,同比增长97.9%。
肉鸡价格恢复到禽流感前期正常水平。西装鸡价格由1月份的9.17元/公斤涨至5月份的10.62元/公斤,同比增长27.6%;肉鸡雏价格由1月份的2.58元/只涨至5月份的3.23元/只,同比增长232.9%。
牛羊肉价格保持较快增长。牛肉价格由1月份的17.36元/公斤涨至5月份的19.7元/公斤,同比增长20.4%;肉牛收购价保持在9.8元/公斤的水平,同比增长15%。羊肉价格由1月份的19.09元/公斤涨至5月份的22.8元/公斤,同比增长26.7%;育肥羊收购价格保持9.4-10元/公斤的水平,同比增长31.6%。
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1.市场周期性波动规律的影响。2004年8月份生猪价格达到顶峰8.8元/公斤,并开始下滑,2006年5月份滑入低谷5.15元/公斤,并开始反弹,到2007年5月份达到10.92元/公斤的较高价位。这次生猪价格上涨是生猪市场周期性波动的必然结果,这次波动下滑期经历21个月,上升期已经历12个月。上个周期下滑期经历了17个月,上升期经历了18个月。两个周期相比,这个周期下滑期延长了4个月,上升期目前比上个周期还少6个月。蛋鸡、肉鸡价格的上扬,是在肉鸡、蛋鸡价格处于周期性上升期时,由于禽流感疫情引发价格下跌后出现的恢复性增长。
2.饲料原料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影响。玉米价格由1月份1.38元/公斤涨至5月份的1.43元/公斤,同比增长25.4%。由于玉米价格上涨,玉米占饲养成本高达400.4元,成本净增长约100元,这是影响生猪等畜禽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
二、当前畜产品价格偏高,但仍属合理范围
此次价格上涨是周期性波动过程中的恢复性增长,尽管涨幅较大,但仍属合理价位。当前,生猪生产盈亏平衡点猪粮比价为6︰1,按照当前玉米价格,生猪价格盈亏临界点8.58元/公斤,保证农户养一头猪获利200元,生猪价格应该为10.58元/公斤,目前生猪价格为10.92元/公斤,略高于理性价格,但仍属于合理价位。鸡蛋盈亏平衡点蛋粮比价为3︰1,按照当前玉米价格,鸡蛋价格盈亏临界点4.29元/公斤,保证农户养一只蛋鸡获利20元,鸡蛋价格应该为5.47元/公斤,目前鸡蛋出场价格为5.6元/公斤,与理性价位基本相当。肉鸡盈亏平衡点肉粮比价为4.2︰1,按照当前玉米价格,肉鸡价格盈亏临界点6元/公斤,保证农户养一只肉鸡获利3元,肉鸡价格应该为7.2元/公斤,目前肉鸡收购价格为7.46元/公斤,与理性价位基本相当。保证农户出栏一头肉牛盈利500元的理性价位9.8元/公斤,当前肉牛收购价9.8元/公斤,肉牛生产保持正常效益。保证农户出栏一只肉羊能获利100元的理性价位9.5元/公斤,当前肉羊收购价保持在9.4-10元/公斤之间,价格属于合理价位。此次价格上升,养殖户的利润处于正常水平,并没有获得更多的利润,畜产品涨价带来的收入基本被粮食涨价所抵消。
三、价格上升对居民消费和市场供求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1.畜产品不会出现短缺。预计下半年,全省需生猪700万头,一季度末,全省可繁母猪存栏达121.7万头,下半年可提供仔猪1200万头,完全可以满足省内需求。预计6月末全省生猪存栏1375万头,同比增长1.5%;出栏1139万头,同比增长7%,省外销售生猪320万头,同比增长20%。其他畜禽的饲养量增幅在7%以上。
2.对消费影响不大。2006年全省人均消费肉蛋奶总量约77公斤,支出约650元,占人均收入的9.2%。2007年人均肉蛋奶消费量保持上年水平需支出约700元,约占人均收入的9%。对消费者不会产生影响。
四、预计下半年畜产品价格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根据市场周期波动规律,下半年,全省生猪等主要畜禽及其产品价格仍将保持较高价位,不会出现大的波动。生猪生产因养殖户补栏积极性高涨,到第四季度会出现全国性供求平衡,价格将会在高价位上出现小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