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鸡大量上市时间推迟建议增大养殖面积


 
  “打架了!又打架了!”昨天下午,在萧山东海养殖公司的鸡舍里,两只大公鸡斗成一团,战场一边,是四五十个被啄破的蛋壳。看到这一切,技术人员老倪无比心痛,因为这些鸡就是消失了20多年的“中国八大名鸡之一”萧山鸡,老底子杭州人过年必吃的“红毛大阉鸡”就是用萧山鸡制成的。

  按照东海养殖公司总经理杨福生的设想,4月中下旬, 公司就会把1000多只萧山鸡运到杭州市场请市民尝尝鲜,但现在由于养殖场地太狭窄,萧山鸡无法进行大量生产,杨福生只好把萧山鸡大规模上市的时间推迟到春节前后了。   

  狭窄场地成养殖发展瓶颈

  萧山鸡特殊在脚黄、喙黄、皮肉黄,俗称“三黄鸡”。这种鸡主要产自萧山瓜沥、义蓬等沙地乡镇。鸡群放养于棉地、竹园之间,以大麦、玉米、小虫等为食。

  据萧山农业局畜牧科高级工程师余世福介绍,由于20多年前种鸡场实行企业化管理,个头大、生长周期长的萧山鸡逐渐被市场淘汰。养萧山鸡的农户越来越少,萧山鸡就没再继续保种和选育,处于濒危状态。

  2005年9月,杨福生从国家基因库重新引回萧山鸡来繁育,试图让消失20多年的萧山鸡重新回到杭州人餐桌上,经过努力,杭州已经有了1万多只萧山鸡。

  记者在东海养殖公司的鸡舍里见到,15平方米的狭小房间竟然养着175只萧山鸡,每只鸡的平均活动范围只有0.09平方米。杭州市农科学院一名研究萧山鸡近10年的老专家说:“太狭窄了!太密集了!天热万一鸡生病,很容易集体死亡,导致萧山鸡灭种。”

  过于狭窄的场地,还直接导致了鸡蛋被鸡踩破、啄破,“每天都有四五十只鸡蛋报销。”老倪说。

  专家建议增大养殖面积

  “育种场地太小,我们想尽了办法,也没法解决。”杨福生很无奈。由于萧山鸡属于国家珍贵的畜禽资源,他无法将其四处散养;他也曾试图尽量将鸡群疏散开来,但是这些办法没法治本。

  “关键要有足够大的场地。”杭州市农科院的专家们说,“场地太狭窄,就是我们有技术也使用不上。除非增大养殖面积,增加鸡群的隔离面积,才能够真正把保种的风险降低。”

  按照传统,养殖萧山鸡一般要散养。由于场地不够,杨福生只能采取密集圈养,他显得有些遗憾。现在,他正在积极寻找合适的养殖场地。如果读者有这方面的信息,可以拨打早报热线85055555,我们将尽快转告杨福生。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