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靖边县三措施推进羊产业发展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靖边县响亮提出,要把羊子种群养大,让羊产业实现二次跨越,成为牵引农民增收的主力军。

  靖边县采取舍饲养羊、引进良种羊和胚胎移植等措施,农民羊子饲养量达129万只,羊绒毛产量655吨,羊肉产量5292吨,羊产业产值1.3亿元,养羊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30%以上。

  如何强力推进羊产业发展?主管副县长李作厚日前在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上向参会的县、乡、村三级干部谈了三点意见。一是做好“草”文章,提高现有120万亩人工草地的产草量,重点提高10万亩水地种草面积的科技含量,引导农民对新引进的美国优良苜蓿品种“亮苜”二号进行集约经营,科学管理。同时种植好30万亩玉米,要使玉米成为羊子养殖的重要精饲料和牧草来源。二是念活“养羊经”,建立良种繁育推广体系,推动羊子结构优化升级,通过人工授精加快改良速度。最近县畜牧部门正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协商,计划在县城建一处采精站,重点乡镇建采精点,村建配种点,县城采精站只需50只良种公羊,加上目前各乡村户的种公羊,用5年时间将目前全县尚未改良的白绒山羊基本良种化。推广集约、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建立标准的舍饲圈舍,在养羊户中推广建沼气池、改厕、改灶、改圈舍的“一池三改”。科学搭配饲草饲料,增加玉米秸秆青贮,使秸秆利用率提高到85%以上。在养羊户中推行统一的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做到羔羊当年育肥出栏。三是为羊产业发展搞好服务。县政府将根据实际情况,落实和完善有利于草畜产业发展的政策,对各类发展草畜产业的经济实体,可同其他企业一样,在土地使用、资金筹集、税收等各个环节给予最大的优惠。政府还将投入资金全力扶持羊产业,每年从富民工程投资中切出一定比例投放草畜产业,协调争取金融部门的各项信贷资金,鼓励社会资金投资草畜产业。增加对草畜产业的科技投入,尤其要抓好良种推广、疫病防控、标准化生产三个关键。争取国家在这方面的各项投资,用政策调动农民种草养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努力,使全县羊子存栏总量达到100-120万只,养羊户总收入达到6亿元左右。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