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多的筹划准备,乐山市外向型猪业集团化发展联合会于3月26日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市外向型猪业发展步入了新轨道,开始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跨越。
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养猪业为主的畜牧业覆盖千家万户,早已成为我市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仅2006年,全市畜牧业产值达5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0%。其中生猪产值达35亿元,占畜牧业产值的60%。
由于我市畜产品50%以上需要外调外销,所以加快外向型生猪产业发展势在必行。但是,我市畜牧业基础设施脆弱、疫病威胁严重、生产方式落后、规模化程度不高、产业化进程缓慢、抗风险能力较弱,已经制约我市外向型畜牧业特别是生猪业的发展,从而影响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探索外向型猪业发展新模式,提升生猪及其产品质量和安全,狠抓精深加工、增加附加值、扩大出口外销,已刻不容缓。
为实现发展目标,我市在学习借鉴资阳“六方合作”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机制、政府的推动机制和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合同化发展,推进标准化生产,以尽快建立确保养殖户增加收入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推动全市外向型猪业集团化发展。我市以井研食品有限公司为核心企业,以提升质量安全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共赢为目标,对与外向型生猪产业有关的八方资源(龙头企业、受控猪场、饲料企业、兽药企业、担保公司、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以及畜牧、粮食、农业、环保、出入境检验检疫等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有效整合,在“以利益为核心、以诚信为基础、以合同为保障”联结机制的指导下,成立了乐山市外向型猪业集团化发展联合会。
从申请入会、修建圈舍、签订合同、实施监管、参加保险、配送食粮、组织服务到销售商品猪、扣付饲料款,通过环环把关,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而各方的利益也得到有效保障:龙头企业以产品质量安全占领市场,增加收入,井研食品公司出口新加坡产品每吨可多赚2000余元;健康受控猪场业主以质量安全规避市场风险,每头生猪保证至少有50元的利润;饲料企业以优质优价取得相对垄断经营权,获取稳定的效益;金融、保险、担保机构通过拓展业务取得规模效益;政府投入更具有针对性、效益性,能更好地实现投入的目的。
乐山市外向型猪业集团化发展联合会的成立,实际上就是确立了由企业做市场、政府搞服务、农民得实惠的发展新模式,进而形成各方共谋产业发展、互利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