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下午3时,重庆荣昌仔猪营销大户康兴富自驾货车来到泸县喻寺镇古桥村委会前的公路边。半小时后,由喻寺仔猪协会组织的一些农户用“鸡公车”推着仔猪先后赶来。康兴富逐一查看仔猪“健康”状况后,就开始过秤、记账、装筐、消毒、上车、付钱等系列过程……1个小时后,由两个点交易的一车80头仔猪轻松搞定。
“仔猪协会弄得好,便捷、放心。1个月我就要跑10多趟贵州、云南,1年贩运1万多头猪。”康兴富满意地对记者说。
以协会为主体,紧紧抓住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建起仔猪无形市场,强有力地撑起仔猪产业化工程。近年来,泸县优质仔猪产业化开发总会以喻寺为代表的协会,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百强协会”、“2006年度省级示范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2006年,全县外销优质仔猪100.4万头,产值2.448亿元,带动了全县10万多农户养猪致富。泸县优质仔猪现已销国内18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和越南、缅甸等地。
协会当家
市场无形胜有形
“逢贱砍,逢贵赶”,是对过去集贸市场的形象写照。随着养猪户的增加,规模的扩大,1988年,仔猪大镇喻寺镇在全县率先成立优质仔猪开发协会,分生产发展组、信息销售组和后勤服务组运作。自此,泸县诞生了首个仔猪无形市场。
古桥村民卢中华卖完仔猪后对记者说:“有了协会,我们只管养好猪,再不愁卖了。”目前,该镇现有信息员17人。他们分片负责掌握各农户仔猪数量、应该出售的时间、随时向农户传递仔猪价格、通知农户在什么时间、地点出售仔猪、接待营销大户等。营销户按物价局批准的13元/头的费用付给协会作防疫、检疫、信息员工资、协会办公费、发展基金等。整个交易由协会负责操办,避免了欺行霸市、“吃差价”现象,缩短了交易时间,方便了营销户和农户。
喻寺仔猪无形市场的良性发展,迅速辐射到周边。1998年,泸县优质仔猪产业化开发总会应运而生。迄今,全县19个镇已有15个镇成立协会。镇与镇之间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已结成利益共同体。
牛滩镇利泰农PIC养殖有限公司老总胡晓东坦言:“我养500头母猪,年产1万多头仔猪,价格比本地高还不愁卖。没有协会,我就只是一个养猪户;有了协会,我就在做一个产业。局部的价格波动,不会影响我的销售和利润。”
十年不衰
秘诀是诚信经营
泸县优质仔猪产业化开发总会坚持了10余年仍成燎原之势,秘密何在?
“关键是协会的制度必须逗硬,价格、收费、过秤必须公开透明,承诺、服务必须到位。一句话,整个过程必须诚信。”喻寺仔猪协会副理事长薛成贵快人快语。比如,某信息员私自接单“吃差价”,就会有人揭发,协会必处重罚乃至除名。协会决不能“吃差价”,收取营销户的费用,是核准公开的,决不能因价格上扬而上浮,而遇疫情或价格低迷时就得减免或下浮,并把发展基金拿来扶持养猪户。至于价格和过秤,农户和营销户心里都明白,偏袒一方,必然会亏另一方。
那么,负责销售的副理事长和信息员的素质就至关重要了。谁来担此大任?福集镇协会副理事长巫道彬说,基本上都由原来的经纪人转化而成。虽然有些人收入减少了,客户资源也拿来共享了,但收入稳定,还可抽出时间从事其他职业;风险也因转移给协会而降低,还免去了当经纪人时的你争我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