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农牧民收入增幅连续六年保持在7%以上


  
  中广网西宁1月31日消息 记者近日从青海省农牧业工作会议上获悉,该省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围绕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两大目标,农牧民收入净增193.25元,增长8.93%,增幅连续六年保持在7%以上。

  据了解,该省2006年继续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促进生产要素向特色产业集中、特色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有效推动了优势产业带建设和“一村一品”发展,催生了一批特色村和专业村。马铃薯、油菜等效益较好的主导产品占总播种面积的78.84%。全省“一村一品”特色村发展到400个,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深化畜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羊羔经济,全年出售羔羊118.3万只,比上年增长10%。开展各类农业实用培训班1000多期,培训农牧民技术骨干2.03万人,培训农牧民60.8万人,完成阳光工程技术培训61950人,实现转移45445人,有力地促进了农牧民增收。重点扶持具有特色优势的乳制品、牛羊肉、马铃薯等加工企业17家,通过政府引导资金注入,带动40家省级龙头企业新增投入1.76亿元,提高了企业的资源消化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牧户达到30多万户。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