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伊利让阜新乳业更“牛”

  
  产值1.8亿元,安置劳动力就业1000余人,拉动农民增收突破1亿元,奶农户均增收2.5万元

  2006年,“十一五”开局之年,阜新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势头强劲,全年产值超过1.8亿元,利润和税金分别达到700万元和1000万元,安置劳动力就业1000余人,拉动农民增收突破1亿元,奶农户均增收2.5万元,带动我市奶业快速发展。我市已成为辽宁省奶业“三大重点版块”之一,牛奶产量在全省排第一。全年新增奶牛1万头,使全市奶牛饲养量达到4.03万头。

  阜新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两年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其严格规范的管理以及处处为奶农和消费者着想的经营管理理念是分不开的。那么,阜新伊利乳业的管理如何?环境怎样?作为一家食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又是如何带动我市奶牛养殖业发展的呢?日前,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到阜新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采访。

  向管理要效益

  “作为一家食品企业,严格的管理、良好的卫生环境、员工的个人素质对企业的生产质量和效益是至关重要的。”阜新伊利乳业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

  在公司内部,阜新伊利乳业实行了5S管理,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就是把必要的东西与不必要的东西明确地、严格地区分开,将不必要的东西尽快处理掉。对整理之后留在现场的必要的物品分门别类放置,排列整齐,明确数量,有效标识,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并将这些做法制度化、规范化,进而提高员工文明礼貌水准,增强团队意识,养成按规定行事的良好工作习惯。通过5S管理,企业改善了生产环境,培养了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组织纪律和敬业精神。

  的确,进入阜新伊利乳业,整洁的厂区、有条不紊的办公以及员工的热情指引都让记者感受到了管理的规范。在这里,每一位到访的客人必须携带阜新伊利乳业的贵宾卡才能进出厂区。在办公室,记者看到几乎每件物品,包括电脑、办公桌、文件夹,甚至灭火器等上面都贴有“伊利乳业”的标识,时时刻刻提醒着每名员工“我是一名伊利人”,要按照“伊利”的标准工作每一天。

  服务必须跟上

  “为消费者提供100%安全、100%健康的优质产品”是阜新伊利乳业的质量目标。为此,企业对优质服务极为重视。

  采访中,记者正巧遇到一位来送奶的农户,他对能到阜新伊利乳业送奶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这里工作人员的态度好,同时能为这么规范的企业送奶也说明自己家的奶源比较好。一位阜新伊利乳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公司在我市共设有41个奶站,而且基本上实现机械化挤奶,为奶农们提供极大方便,各乡村的养殖户们只需像上班一样将奶牛牵到奶站就可以了。公司现在每天鲜奶收购量由原来的不足100吨增长到150吨,可以生产出纯牛奶和优酸乳两个系列的十几种产品,被送往全国各地的城市,也就是说全国各城市的人们都有可能喝上咱阜新的奶。这样的企业,优质服务是发展壮大的前提。”

  规模促进发展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奶业发展高度重视,明确提出奶牛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安置下岗职工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规模饲养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奶业产业化进程。初步形成了以城市近郊为中心,以阜彰两县为重点的奶牛饲养带,奶牛饲养业已成为我市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农民增收新途径。再加上阜新伊利乳业的带动,实现了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的良性互动,使我市奶业基地取得了快速健康的发展。

  目前,全市奶牛基地乡镇已达到20个,其中养牛在千头以上的乡镇有5个,奶牛存栏达到2000头以上的基地乡镇有两个,仅这7个奶牛基地乡镇的奶牛存栏量就达1.25万头,占全市奶牛总数的35.5%。全市已建起41个奶牛养殖示范小区或专业村。在全市1000多个奶牛饲养(场)户中,存栏20头奶牛以上的户占10%,存栏100头以上的大户或饲养场已达20个。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