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以大力推进“百万头奶牛行动计划”为抓手,先后投入2100多万元巨资用于发展奶业这一“朝阳产业”,强有力的措施使我市的畜牧业驶入了发展快车道。今年全市农业总产值预计可达137亿元,以奶业为主的畜牧业总产值有望突破7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1%以上;农民牧业人均收入可达730元,占农民人均第一产业纯收入的60%。由此,以奶业为主的畜牧业已撑起第一产业“半壁江山”。
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我市以加快奶源基地、加工龙头企业、饲草饲料基地、奶业相关产业为主的“四大工程”和良种繁育、疫病防治、质量监控、新技术推广示范“四大体系”建设为依托,扎实推进“百万头奶牛行动计划”,力促奶牛养殖逐步形成了坝上、城郊、怀涿三大规模集聚区。到目前,全市奶牛发展到43.3万头,同比增长了58.88%,奶牛存栏40.42万头,同比增长了43.13%,牛奶产量达63.09万吨,同比增长57.21%。
加工能力显著增强。全市畜牧产业形成了以奶业、牛羊猪肉、皮毛加工、蛋肉鸡养殖的龙型发展新格局,奶、肉、皮毛加工能力显著增强。尤其是奶业加工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目前以察北蒙牛乳业、圣元乳业、长城乳业为龙头的乳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7家,日处理鲜奶能力达到2000吨,年加工能力达到70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近21.5万吨,增长了44.3%,加工率达到100%。此外,以张北草原天牧、草原牧野、柴沟堡熏肉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肉类加工企业发展到36家,年加工能力9.3万吨,加工率达35.76%;以张家口北元毛皮、阳原县昌盛实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皮毛加工企业发展到12家。
标准化水平明显提高。今年,我市以建设标准化小区、标准化示范园区、标准化示范企业为突破口,畜牧业标准化发展进程加快,标准化水平明显提高。今年制定了《牛羊屠宰检疫技术规范》、《产地检疫技术规范》和《生猪屠宰检疫技术规范》,制定实施养殖业标准8项,新认定了无公害畜产品养殖基地15家和无公害产品认证2家。在坝上、城郊、怀涿三大奶牛养殖基地,新发展奶牛标准化小区30个。标准化小区、重点村、专业村总数分别达到131个、356个和114个。
服务保障能力日益加强。今年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完善奶牛防疫体系建立风险基金的实施意见》,市财政还拿出300万元资金建立风险基金,增强了抗风险能力,完善了保障机制;为加快先进技术应用与推广步伐,我市累计投入710万元,专门用于引进优质奶牛冻精和性控冻精补贴。目前共引进优质奶牛冻精20万支、性控冻精3000支;完善良种改良体系建设,重点在坝上建立了奶牛、肉牛改良站,在坝上四县、怀安、阳原建立了肉羊改良站,在康保、赤城、怀安、宣化和察北区建立了省级标准肉用种养场。到目前,全市良种改良站点达362个,家畜改良配种112万头(只),其中奶牛良种配种达26.2万头;加大良种奶牛的引进力度,今年引进良种奶牛2万多头,扩大了良种奶牛基数,提高了良种奶牛繁育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