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素有“皖北粮仓”之美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该县把畜牧养殖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中之重,大力发展山羊养殖业,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山羊养殖基地520个,养殖山羊459万只,带动了全县23个乡镇661个行政村的100多万农民发家致富。
萧县利用山坡地多、农作物秸秆丰富的资源优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山羊养殖。为把养羊产业做大做强,萧县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畜牧业的意见》,制定了全县近期和远期的发展目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为农户大力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2005年,丁里镇嶂山行政村由前许村和嶂山村合并而成,历史上嶂山村一直都有利用荒山、荒坡地养羊的传统,当地的山坡地生长的基本上都是无公害的绿色植物。其中有不少是野生的中草药,山羊“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山泉水”。因此,嶂山村的山羊肉质也异常鲜美。同时,萧县丁里的风味羊肉饮食在萧县和周边地区也享有盛誉,羊肉的需求量逐年增大。嶂山村“两委”一班人从中看到了商机,他们一方面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养羊,一方面同周边的羊肉馆达成协议,签订了生产、收购山羊的合同。这样既为农民的山羊找到了销路,又为羊肉馆提供了优质的羊肉,实现了双赢。现在嶂山村的山羊养殖户已发展到280多家,平均每户养羊30只以上。截至目前,嶂山村仅养殖山羊一项就为当地农民人均增收近1000元。
围绕发展畜牧养殖业,萧县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养殖业协会。这些协会以养殖大户为核心,以协会为组织形式,以市场购销和信息技术帮扶为纽带,带领广大农民携手调结构、闯市场、奔富路。截至目前,全县畜牧业收入已占农业总收入的35%。萧县计划到“十一五”末实现存栏山羊1000万只,畜牧业人均收入1000元的目标,使养殖业真正成为萧县扩大经济总量,增加地方财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又一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