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山西频道11月2日电 今年以来,面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生猪家禽市场价格波动以及饲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山西省各地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主题,加大各项工作力度,狠抓政策措施的落实,全省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但发展速度仍有一定的回落。
一、前三季度畜牧业生<--ADV_CONTENT-->产运行情况
(一)肉、奶、毛产品产量增幅下降,禽蛋产量减少。今年1-9月,山西省肉类总产量达58.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3.3万吨,增长6.1%,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3.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牛肉、羊肉和禽肉达40.7万吨、6.5万吨、5.6万吨和5.2万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9%、0.7%、3.7%和17.9%,增幅同比下降1.8、10.2、2.2和2.8个百分点。牛奶产量继续增长,前三季度达49.9万吨,同比增加3.5万吨,增长7.4%。,增幅下降10.4个百分点。绵羊毛产量达6081吨,增加84吨,增长1.4%,下降3.0个百分点。
禽蛋产量自九十年代以来首次出现下降,1-9月全省产量为35.3万吨,同比减少1.8万吨,下降4.9%。
(二)猪、羊存栏小幅增长,大牲畜、家禽存栏下降较多。截止9月末,全省生猪达到607.6万头,比上年同期增加8.1万头,其中能繁殖母猪为30.2万头,增加1.2万头,增长2.4%。羊存栏达1224.1万只,比上年同期增加7.6万只,增长0.6%,其中山羊存栏为49.5万只,增加18.2万只,增长3.8%,绵羊存栏为729.4万只,减少10.6万只,下降1.4%。大牲畜存栏继续呈减少态势,奶牛存栏受效益提高影响而增加。9月末全省大牲畜存栏为307.3万头,比上年同期下降4.9%,其中牛存栏为236.7万头,下降5.4%。奶牛存栏首次突破30万头,达30.2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1.5万头,增长5.1%。
9月末全省家禽存栏为7344.0万只,比上年同期减少302.2万只,同比下降4.0%。比6月末减少201.8万只,下降2.7%。家禽存栏大幅下降在近年来是没有的,其主要原因一是受禽流感疫情的影响。去冬今春山西省吕梁、阳泉和长治相继发生"禽流感"疫情以来,广大消费者谈禽色变,疫区采取果断的扑杀措施,同时相邻县区为防止疫情蔓延,全部采取了有力措施,紧急行动将家禽进行集中扑杀,一些非疫区养禽户大量出栏不再及时补栏等待观望,造成家禽存栏数量大幅下降。长治市家禽存栏三季度比上年同期减少549.8万只,下降59.4%。晋中市是山西省的家禽基地,由于在6月中旬期间发生了鸡瘟(混合型感染),给广大的养鸡户造成了很大的恐慌,纷纷大量出栏(一只蛋鸡仅卖10元钱)。三季末全市家禽存栏比上年同期减少200.1万只,下降15.7%。
(三)畜禽出栏持续增加,家禽出栏大幅增长。今年以来山西省畜禽出栏量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前三季度全省出栏肉猪、肉牛和肉羊543.2万头、46.7万头和379.7万只,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31.1万头、1.4万头和13.6万只,增长6.1%、1.4%和3.7%。
由于禽流感疫情造成的恐慌性影响,山西省今年前三季度家禽出栏大幅增长。1-9月全省出栏家禽3882.5万只,比上年同期增加507.6万只,增长15.1%。
二、畜产品市场走势分析
(一)生猪市场价格低位反弹,效益有所回升。今年以来, 山西省生猪市场同全国大市场一样,经历了新一轮的困难时期,进入三季度开始复苏。前九个月走势特点为:春节后2月份小幅下降,3、4月份迅速下挫,并于5月份见"谷底"后6月份起稳,三季度快速反弹。截至9月份,仔猪、待宰活猪、去骨带皮猪肉平均每公斤价格分别为11.18元、7.36元、12.82元,比上月(以下称环比)上涨11.4%、1.7%、3.1%,比上年同期(以下称同比)下降36.0%、8.3%、2.5%,除仔猪外均为今年以来最高点。猪粮比价上半年逐月下降,4月份降到盈亏平衡点下方,养猪出现亏损;6月份猪粮比价为4.46:1,是近五年来的最低点,比5.5:1的养猪盈亏平衡点低1.04个点,跌破4.5:1的警戒线,养猪亏损严重;之后迅速反弹,8月份已达到盈亏平衡点水平,9月份为1:5.7,高出盈亏平衡点0.2个点,养猪业结束6个月来的亏损状态。从不同饲养水平看,目前自繁自养且饲养管理科学的适度规模养猪户养一头猪可盈利60元左右,非自繁自养且饲养管理粗放的养猪户持平,农村散养户不计人工水电等费用,养一头猪赚50元左右。
这次生猪市场波动的主要原因,一是生猪生产受市场周期性波动影响。过去两年生猪养殖高效益带动了养殖数量的高增长,产品供过于求导致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上半年养殖效益下降。随着长期市场低迷,养殖户积极性受挫,部分养猪户倒闭或转产,造成目前社会上可供生猪数量出现减少,促进猪价的回升。二是受饲料成本影响。饲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养殖成本较高,一定程度上支撑着生猪价格。三是受消费习惯影响。春节后肉食品消费进入淡季,三季度后期随着天气转凉,销售趋旺。四是农户养殖积极性受挫。上半年生猪市场低迷,养殖户多观望等待,补栏不积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期出栏量,致使价格回升。
(二)禽产品市场走出低谷,价格逐步回升。去年10月份山西省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以来,禽产品价格连续下降,于今年3月份降到最低点,7月份以来随着疫情影响减弱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禽产品市场流通和消费逐渐恢复,推动禽产品价格缓慢上行,8、9月份出现急速上涨。8月份鸡蛋平均每公斤价格为6.11元,环比上涨27.6%,同比上涨3.0%;蛋粮比价4.63∶1,结束了6个月的"箱底"运行直线向上,出现今年2月份以来首次盈利,出售一公斤鸡蛋可盈利0.85元。9月份鸡蛋平均每公斤价格为6.14元,环比上涨1.3%,同比上涨0.5%。
前半年禽产品市场消费低迷,养殖户为了减亏提前淘汰,至使活禽货源减少,价格上涨,由于鸡的生长周期短,活禽交易市场很快恢复并处于平稳状态。西装鸡由于上市前经过加工处理及严格检验,产品质量能让群众放心,消费低迷期又有冷冻贮存的便利,所以价格变动不大,一直保持在一公斤8元左右,9月份达到近十九个月以来的高价,平均每公斤为9.2元,环比上涨1.1%,同比上涨5.4%。由于禽产品价格上涨,养殖户信心得到恢复,补栏增加,商品代蛋雏鸡价格随之回升。
(三)饲料市场价格居高不下,挤压了养殖业利润空间。今年以来在主要饲料粮玉米价格居高不下的带动下配合饲料也维持了较高价位。而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蛋粮比价和猪粮比价同比大幅低走,养殖效益明显下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的养殖积极性。今年前9个月山西省蛋粮比价和猪粮比价分别为4.1:1和5.4:1,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20.6%和27.4%。(见表1和表2)
表1:前三季度山西省猪禽产品价格对比表
前9个月平均价(元/公斤) 去年同期 增减%
待宰活猪 6.38 8.19 -22.0
去骨带皮猪肉 11.01 13.60 -19.1
鸡 蛋 4.81 5.64 -14.8
活 鸡 6.09 7.79 -21.8
西装鸡 8.21 8.59 -4.3
表2:前三季度山西省玉米及猪禽配合饲料价格对比表
项 目 前9个月平均价(元/公斤) 去年同期 增减%
玉 米 1.18 1.10 7.4
进口鱼粉 6.17 5.30 16.5
育肥猪配合饲料 1.64 1.57 5.0
肉鸡配合饲料 2.31 1.94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