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国家对生猪实行定点屠宰,近10年的实践证明,定点屠宰,利国利民。我市各级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为保证人民吃上“放心肉”先后采取了许多重大举措,对全市定点屠宰厂进行多次整顿和规范,使我市原有32家屠宰厂减少到现在的23家。定点屠宰企业管理、屠宰检疫、检验工作不断加强,上市肉品质量明显提高,病猪肉、劣质肉、注水肉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私屠滥宰行为受到严厉打击。同时,执法工作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造成一人牺牲,两人重伤,一人轻伤。可以说,目前的生猪屠宰管理工作基本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但,屠宰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牛羊禽屠宰,在我市仍是一片空白,上市肉品质量堪忧。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进行深深的思考。
一、充分认识畜禽屠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实施食品放心工程,为消费者提供放心的肉品,已成为刻不容缓,势在必行的大事。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去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指示:“要把食品安全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加快建立健全统一、权威的农产品质量检疫、检验体系,提高标准农业水平。”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曾在全国“菜篮子”工作会议上强调:“当前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健康,群众反映强烈,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国是肉类生产大国,畜禽屠宰加工业一边连着千家万户养殖者,一边连着千家万户消费者,加强畜禽屠宰管理,规范肉品流通市场秩序,提高肉品质量,对于增加农牧民收入,开拓城乡市场,满足广大群众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近来,私屠滥宰和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为有所反弹,定点屠宰厂违规操作,屠宰和销售不符合国家要求的肉品现象也屡见不鲜,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可以说,我们要站在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畜禽屠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彻底规范生猪屠宰加工业
我市生猪屠宰加工业几经整顿规范,就目前情况来看,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全市多数屠宰厂普遍标准不高,厂房简陋、设备陈旧,操作不规范,污水排放不达标,大多数乡镇屠宰厂、点仍沿用“一口锅”、“一把刀”的传统屠宰方式,停留在定点初期的水平,达不到《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及国家强制性标准《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的要求。要想使我市的屠宰加工业有根本性转变,根据商运发[2006]199号《商务部关于在全国开展生猪屠宰加工行业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提升市区屠宰厂档次。近年来,省内外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屠宰加工企业,例如:南京雨润、阜新双汇、大连础明等,兄弟市的屠宰加工企业也先后完成了达标升级。我市的原市食品公司是全市大型屠宰企业,因经营不善,包袱沉重,改制后整体出售给天龙药业商业集团。该集团接收后,已投巨资开始对屠宰厂进行改造,我们市定点办从一开始就参与该公司的改造,要求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目前,改造已接近尾声,争取年末通过ISO国际质量体系和HACCP国际质量控制体系验证。
2、彻底清理市区周边的乡镇屠宰厂。定点屠宰初期,两县人民政府为保证当地居民吃上放心肉,几乎在每个乡镇都设立了定点屠宰厂,满足本地群众需求;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准入制度的不健全,这些乡镇小厂、点为了追求屠宰利润,恶性竞争,把屠宰的生猪产品销售到市区,在市区内占到一半的份额,而这些屠宰厂设施简陋,不按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屠宰加工,仍是手工屠宰,不具备基本的质量和卫生保障措施,应建议两县政府坚决予以关闭。
3、提高乡镇屠宰厂的建设水平。对于市区屠宰厂辐射不到的乡镇屠宰厂,要求其配备导电器、打毛机、内脏整理台等设备,实现半机械化屠宰,同时配专兼职肉品品质检验人员,依法开展肉品品质检验工作。对达不到要求的屠宰厂、点,要求其限期整改,经过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依法关闭。
4、强化肉品品质检验工作。各级定点屠宰企业必须建立完整的肉品品质检验制度。具备基本的肉品品质检验设备和必须的肉品品质检验人员,并按照检验规程进行操作。
三、 鼓励“腾飞”实施品牌化经营战略,连锁经营,逐步在我市形成冷链屠宰,冷链运输,冷链销售的新型肉品流通业态
“腾飞”厂由天龙药业加盟,具有很强的经济实力,鼓励其参照“双汇”“础明”的生产模式,打造自己的品牌,并在大型集贸市场、矿区设立连锁店,乃至销往省内外其它城市。逐步取缔现有自宰自销的市场格局,形成独家批发的新格局。这样一来,我们只要监管好定点厂,杜绝私屠滥宰,上市肉品的质量就能得到保证,当然,这得需要“腾飞”屠宰场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及一个知识化、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同时,也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腾飞”的发展,不但能添补我市屠宰加工业的空白,保证我市百姓吃上“放心肉”,也能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四、积极稳步推进牛、羊、禽的定点屠宰工作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对牛、羊、禽类肉品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而我市的牛、羊、禽屠宰相当于“零”状态,上市肉品质量难以保证,虽然,国家没有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牛、羊、鸡屠宰又牵涉民族政策,工作难度很大。但是,作为地方政府应借鉴外省市先进经验,尽快出台地方性法规,对牛、羊、鸡实施定点屠宰,以保证市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目前,我市每天大约需求30头牛、300只羊、8000多只鸡,上市肉品安全隐患很严重,为此,建议在国家没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前,组织商业、工商、卫生、农牧等相关部门专题研究牛、羊、鸡定点屠宰事宜,明确各部门职责任务,对牛、羊、鸡实施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定点屠宰厂要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采取“集中加工、自行销售、政府监督,市场化运作”的产销方式实施。以消除牛、羊、鸡肉品的市场存在隐患,保证市民吃上各类“放心肉”品。
五、加强定点屠宰执法队伍建设
定点屠宰执法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危险性大的行政执法工作。这项工作直接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我市的定点屠宰工作起步较晚,2003年才正式成立屠宰监督机构,现有人员编制5人。除去1名领导,1名内勤,只有3人参加日常执法行动。面对全市庞大的肉品市场,仅有的执法人员只能是杯水车薪,所以,要想做好这方面工作,一是提升起市定点办的格次,以便于工作;二是必须增加人员编制,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执法队伍,以确保屠宰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百姓才能吃上安全放心的肉品。
放心工程是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定点屠宰管理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工程,这就需要我们逐步探索,争取早日积累出一整套成功的管理经验,为百姓造福,为政府增光。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