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甘肃视窗兰州10月22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努力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至9月底,全区畜牧业增加值达6.65亿元,占农业增加值的29.5%,人均畜牧业纯收入826.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4.4%。
凉州区围绕标准化生产,加大良种引进推广力度,以实施畜禽良种工程为重点,以完善繁育体系为目标,充分利用国家和省上良种补贴专项资金,增设黄牛冻配点,建立肉羊繁育改良点,扩大国营种猪场生产规模,扶持发展永昌东坡育雏协会、凉州区养鸡协会创办个体种禽场。巩固、扩大西门塔尔级进杂交改良,加大三元杂交肉牛覆盖面;引进无角多赛特、德克塞尔等肉用种公羊,在养羊相对集中的乡镇建立肉羊繁育改良点;白猪育种场二元母猪核心群扩群80个,在高坝五里建立种鸡场。至目前,全区牛、猪、羊、鸡良种化程度分别达82%、96%、62%、100%。采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立了和平中庄、高坝五里、东河郑庄、柏树百草龙等13个辐射带动效应较强的区级畜牧科技示范(园、区)点,集成、组装、推广养殖小区规模生产、瘦肉型猪规模生产、高产奶牛繁育与规范化饲养,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小群体、大规模”和“分户饲养、集中管理”的模式,狠抓适度规模养殖村组、养殖小区发展和养殖专业大户培育,不断提高基地规模化水平。目前,全区共建成各类规模养殖小区115个,发展各类规模养殖村112个,规模养殖组511个,规模养殖大户1026户,各类规模养殖户5.2万户。(农产品加工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