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地区农牧业工作运行良好

 

    今年以来,日喀则地区采取综合措施,稳步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牧业科技含量,全力做好防灾、抗灾工作,使种植业生产平稳推进,畜牧业生产形势喜人,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运行良好。

    日喀则地区改造中低产田、治理坡耕地等工作今年均超额完成任务,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修复率达100%,农药化肥足额到位,妥善解决了生产用种,进一步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程度。全地区共拥有耕地、播种、收割、脱粒等各类农机总动力达38.28 万千瓦,比去年增加0.93 万千瓦。全地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继续推行防疫监督员制度,实行由地区畜牧兽医总站领导分片负责,下派技术人员深入各县市,进行监督、指导和全面检查,加强各项检疫检测工作。

    今年,日喀则地区农牧业科技服务、科技承包工作由地、县两级241名技术人员承担,主要负责病虫草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经济作物种植技术推广、种子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重大疫情疫病防治、牲畜短期育肥、牲畜新品种引进示范等。

    农牧部门在总结去年草场经营责任制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把牧业比重较大的9个县确定为实施范围,对9个县草场、人口、牲畜等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对2800 余名人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落实和完善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培训工作,并安排地区草原工作站9名技术骨干人员协助各县工作。截至7月底,已基本完成乡、村草场承包试点工作,草场划界、定级等野外工作于8月全面铺开,现已转入内业工作。整个工作比自治区的要求提前了两个月。

    日喀则地区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运行良好,增加了农牧民的现金收入。1-9月,肉产量达0.55 万吨,奶产量4.27 万吨,酥油、奶渣等奶制品销售收入达9906.4 万元。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3.58 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8%,同比增长12%。多种经营实现总收入5.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2%,同比增长13%。特色产业8个建设项目总投资17.5 亿多元,其中国家投资的9977.425 万元已到位6816.96 万元,到位率为68.32%。

    目前,日喀则地区“三秋”工作进展顺利,西部县平均完成30%以上,东部县市已接近收尾。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年日喀则地区的粮油作物在调减了21万亩的基础上,产量可达37.82 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蔬菜和饲草料产量比上年都有所增加。种植业在实施沃土工程、种子工程、农机化工程、提高粮食单产行动计划的基础上有望实现第19个丰收年。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