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产下28头试管水牛、成功培育出世界首列克隆水牛和世界首例分离XY精子性别控制试管水牛诞生……这多项位居世界前列的技术都是广西“牛所”的“牛人”们的杰作。
“牛所”不是一个普通的农场,而是一个科研机构,是以广西水牛研究所为载体的广西水牛研发人才小高地。两年前,为解决全区经济发展高层次人才紧缺的瓶颈问题,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建设具有广西特色的人才小高地的重要决定,并公布了首批13个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其中广西水牛研发人才小高地就设在广西水牛研究所。
过去,由于人才流动涉及迁户口、脱离原单位、子女上学等限制,高层次人才不轻易流动。而人才小高地推行“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大人才观和科学的用人观指导创新人才工作思路。
去年6月,广西水牛研究所杨炳壮所长亲自率队进京聘请客座专家进行水牛科研合作,并请来政府官员、同行等来做说客。专家们感到广西的诚意,热情地接受了水牛研究所客座专家的邀请。通过这些方法,“牛所”建立了100多人的水牛研发专家库,并柔性引进国内一流专家21名,使该小高地科技人员达60名。
张子仪院士、蒋和生、卢克焕等一批高层次人才都加盟到广西水牛研发人才小高地。同时,该所先后和中国农科院、广西大学等签订了人才培养、培训和技术合作协议,并选派人员进京参加培训或脱产学习。
依托这些人才,广西水牛研究所结合广西水牛业发展形势对科研项目实施科研总攻,两年来相继结出硕果:由黄右军研究员主持研究的水牛体外授精和胚胎移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一年间成功产犊28头,头头生长发育正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试管水牛群,多项综合技术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该所在广西大学科研点开展的克隆水牛研究,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克隆水牛,标志着广西该项技术研究方面已居世界前列;今年由卢克焕教授主持研究的世界首例分离XY精子性别控制试管水牛在广西水牛研究所诞生,意味着水牛的性别可以人为控制了。
科研必须立足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并尽快将成果转化为产业。为此,广西水牛研究所配合水产畜牧局制订了“广西水牛奶业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
该计划的目标是在10年内使广西水牛奶业成为一个新的支柱产业。目前,该所已成立南宁壮牛水牛乳业公司,联合自治区畜牧总站等单位和北京绿茵公司共同组建南亚奶水牛种源股份公司,和36个水牛项目县签订了水牛合作开发协议,和崇左市水产畜牧局、灵山县、兴宾区签订了技术指导合作协议。一批新的科技成果即将转化为强大的经济发展效益。
如今,广西水牛研发人才小高地建设经济目标提高创收5%,省部级项目奶水牛改良技术及产业化新增总产值8365万元,新增利税6906万元,带动全区各县农村水牛奶业发展,项目成果对我国18个水牛生产区大力开展水牛奶业具有较高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