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山东频道5月23日电 5月21日,笔者在山东省阳信县广富畜产品有限公司采访时看到,下午6点钟左右,送牛的车络绎不绝的开进公司,公司经理杨广富指着那些刚送来的牛告诉记者,这些牛今晚就宰杀,明天北京、天津等地的消费者就可以吃到新鲜的牛肉。目前,阳信县日销售活牛200余头,每天运往京津沪的牛羊肉达20多吨,
地处鲁北的阳信县是全国畜牧百强县、全国养牛示范县,山东省大白山羊基地县、黄河三角洲最大的牛羊集散地,牛羊肉产量连续两年全省第一,京津塘地区50%的牛羊肉都是阳信供应的。目前,阳信县肉牛年存栏41万头,年运销活牛60万头,年加工牛肉20万吨,年牛皮流通量达1500万张,畜牧总产值3.6 亿元,农民人均畜牧纯收入436元。
阳信县为把畜牧业发展成富民富县产业,在发展畜牧业中,以杀促养,在发展扶持了2500个屠宰大户的基础上,引进外资建起了以卓宸为龙头的10家大型屠宰企业,牛羊肉每天源源不断地运往京津塘和江浙沪。为提高牛羊的肉质,阳信建立健全了以县畜牧站为龙头,乡镇兽医站为骨干,农村个体冷配点为基础的县、乡、村三级良种改良体系,在全县建立了72个冷配点,实行了统一供种,去年以来,共杂交改良本地牛4.4万头,羊3万只,猪8万头,产销畜禽浓缩饲料7000多吨,配合饲料利用率达96%以上。组织8名高中级畜牧兽医师成立畜牧科技讲师团,巡回到各乡镇、重点村举办培训班20期,电视讲座15期,发放资料2万份,宣传推广了畜牧10大使用技术。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防疫体系,对全县150多名村级防疫员进行了集中培训考核,实行了档案管理,全县牛羊猪免疫率达到了100%,确保了畜牧安全。加强对畜禽生产、屠宰、加工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对刘庙10个肉牛屠宰厂和20多个屠宰点派驻了检疫员,对80个种畜禽生产经营户、232个屠宰运销户、120个动物诊疗单位实行了发证管理。去年4月,阳信县组织牛羊运销户、规模养殖户(场)、屠宰加工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成立了鲁北肉牛生产合作社、良种犊牛繁育合作社和县畜牧协会3个畜牧经济组织,发展社员1647人,会员1228人,成立了科技服务部和市场营销部两个职能机构,对畜禽的生产、屠宰、加工、市场运销等环节实行内部合作,外向联动,取得了良好效果,鲁北肉牛生产合作社被山东省畜牧局评为全省优秀畜牧合作社,县畜牧协会被列入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资金扶持项目,给予15万元资金扶持。
阳信县积极引进紫花苜蓿、黑麦草等牧草新品种15个4万公斤,在全县推广3.2万亩,发展了1500个党员畜牧致富户,农信社发放小额贷款3460万,扶持4700个养殖户,扩大了饲养规模,全县规模养殖户达到6200户,为全县的屠宰加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货源,屠宰加工户又大大刺激了养殖户,使阳信牛羊猪禽越杀越多,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