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畜牧科技示范园自建园以来,以建设绿色生态畜牧示范园区为目标,将生态循环经济系统应用于畜禽养殖场,一方面使畜禽排放污染得以有效利用,减少或防止环境污染;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措施“变废为宝”,真正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大力发展循环发展型畜牧业,转变以往经济模式,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现行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生态型经济。先后通过了国家级秸秆养畜示范项目、无公害畜禽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及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项目等,倡导发展生态型畜牧业,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园区建设,保证畜牧业良好持续发展。
2005年,园区管委会通过了国家级秸秆养畜示范项目,项目期三年。通过发展秸秆养畜,利用作物秸秆及农产品废弃物大力发展牛羊为主的食草家畜生产,一是利用果渣、啤酒糟、中药残渣等农产品废弃物饲喂家畜,减少资源浪费;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作物秸秆,通过“三储一氨化”处理作物秸秆,过腹还田,既避免了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又能够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三是大力推广种草养畜,有利于改善植被,美化生态环境。项目一年可消化利用农作物秸秆及农产品废弃物34万吨,增加农民收入2720万元,而且大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稳定发展食粮型畜牧业,大力发展食草型畜牧业”是我们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发展思路,减少资源消耗,扩大循环利用范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在园区养殖场内运用合理的饲料配方和饲养管理技术,一方面保证畜禽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促其健康生长,另一方面还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养殖场的粪便污水治理,改变过去的末端治理模式,改进生产工艺,采用干清粪工艺,实现“干湿分离”,使干粪与尿、冲洗水分离,干粪堆制成有机肥,水经处理达标后还田或排放。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每吨畜禽粪便可生产有机肥0.4吨,按照年畜禽粪便排放量5000吨计算,工程建成后,可使规模饲养场的粪便污水全部得到有效处理;同时开展综合利用,固体粪便全部用作有机肥料;可生产有机肥2000吨,每吨1600元计算,产值320万元。还田后土地肥力增加,粮食作物及牧草产量增加,不仅增加农民收入,而且作物秸秆和牧草资源充足,反哺畜牧养殖业,保证了畜牧业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
2006年,按照“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有机肥加工)———农田”的模式,我们将建设畜禽粪便综合处理工程,实现畜牧业的资源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固体粪便制作有机肥料,液体粪便沉淀无害化处理后灌溉农田,养殖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农业系统内部物质和能量良性循环,初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青岛畜牧科技示范园作为我市畜牧业示范基地,担负着培育主导产业,促进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责任,在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牢牢抓住机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大农业向畜牧业转变”的工作思路,立足富民增效,加快畜牧业发展,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带动全市畜牧业发展资源循环型、规模化养殖,进一步做好园区循环经济发展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更好地促进园区健康快速发展,推进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的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