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畜牧业现状

    广西,地处中国南疆,位于北纬20°54′~26°23′、东经104°28′~112°04′。东邻广东,经西江连通香港、澳门;西南连接云南、贵州;南濒北部湾;北接湖南;西南与越南交界。陆地面积23.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595公里,人口约4900万人。

 

 

    广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总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8%左右,其中,畜牧业总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36%左右,因此,广西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广西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广西畜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拥有很多优势,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世界首例性别控制试管水牛2005年在广西诞生

    广西畜牧业现状

    经济总量  2001年以来,广西畜牧业总产值以年均7.5%的速度增长,2005年达508亿元,约占当年广西农业总产值的36%,其中,肉类总产量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2005年总量达418.6万吨,居全国第6位;饲料工业和兽药工业总产值以年均7%的速度增长,2005年达80多亿元。(世界首例性别控制试管水牛2005年在广西诞生

山地养殖三黄鸡

    产业结构  广西畜牧业养殖结构中,猪和家禽为主导产业,2005年,肉猪出栏量达3852.8万头,家禽出栏量达6.5亿只。近年来,广西在稳定发展猪和家禽生产的同时,突出发展草食动物,使牛羊等草食动物比重逐年上升,肉羊饲养量超过500万只,特别是水牛开发进展迅速,广西现在水牛数量已达480万头,居全国之首,并拥有全国最大的外来种——摩拉水牛、尼里/拉菲水牛种群。加工业有了较大发展,2005年,广西畜产品规模加工企业总数近40家,年加工能力近100万吨。广西畜产品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目前畜产品交易市场共有2400多个,其中批发市场近40个,专业市场370多个,综合交易市场2000多个年交易额达近百亿元

    区域布局  目前,广西已初步形成几大优势产业区,即桂东和桂北生猪优势产区,桂北---桂中---桂西牛羊优势产业带,桂东南家禽优势产区。2005年底,优势产区的生猪、肉牛、肉羊和家禽出栏量分别占广西总出栏量的60%、70%、75%和65%。

    生产方式  广西在全区各地已推广应用了“山地养殖”、“果园养殖”、“猪—沼—果”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模式;“规模小区养殖”、“牛、羊圈养”等新的养殖模式正逐渐兴起,全区各种规模养殖小区已达700多家。

规模小区养殖黄牛

 

广西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优越的自然条件  广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域,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在17~22℃;热量丰富,≥10℃年积(连片土地和丰富的草地资源)温达5000~8300℃,持续日数270~340天;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年均降雨量1250~1750毫米;夏长冬暖,无霜期大部分地区在300天以上。广西饲草资源很丰富,可利用草地面积650万公顷,其中,667~6667公顷以上的草场有987处,理论载畜量达515万黄牛单位;广西的玉米杆、甘蔗叶等农副产品年产3000多万吨,可养牛300多万头;广西自主研发培育的桂牧1号杂交象草单产可达230~300吨/公顷,是发展人工种草养畜的优选牧草品种。广西用于发展畜牧业的土地资源也很丰富,仅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畜牧局直属的养殖场、工作站和研究所等40多家企事业单位中,拥有土地面积1000公顷以上、可连片开发的单位就近10家。这些自然条件都为发展热带亚热带特色畜牧业、规模畜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次

人工种植的桂牧1号杂交象草

    独特的区位优势  广西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区,海岸线总长达1595公里,大小港口有21个,各港口距港澳地区和东南亚都较近;陆地边境线长1020公里,有8个县(市)与越南接壤,有边境口岸12个和25个边民互市贸易点。广西已拥有十分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以沿海港口为龙头,南昆铁路为骨干,高等级公路、水运、航空和其它基础设施相配套的中国大西南出海大通道框架已形成,海陆空可直达东南亚各国,物流快速,交通便捷。这些区位优势为广西畜产品生产贸易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丰富的种质资源  广西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现已形成了国内外驰名、具广西特色的畜禽种质资源体系,如巴马香猪、三黄鸡、陆川猪、德保矮马、隆林黄牛、富钟水牛、广西黑山羊等。这些优良品种和特色品种为广西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山黄鸡

隆林黄牛

富钟水牛

德保矮马

巴马香猪

陆川猪

广西黑山羊

    明确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当前,广西畜牧业在巩固、提高生猪和家禽规模养殖的同时,将着力发展牛羊等草食动物和鹅两大优势产业。在牛羊产业方面,突出抓好品种改良、规模养殖、牧草饲料开发、饲养技术培训和产品加工出口五大关键环节,尤其是突出发展广西水牛奶业,实施“奶水牛业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利用广西水牛资源的优势,应用胚胎移植等高新技术,实现广西高产奶水牛种群的扩繁,同时,依托乳品加工企业,建立奶源基地,完善原料奶收购网络,把水牛奶业打造成广西农业经济的一大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使广西成为面向全国的水牛良种种源基地、技术服务基地和水牛产业化开发示范基地。在鹅产业方面,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将鹅生产、加工等系列有机地结合起来,力争使其成为广西畜牧业的又一大产业。此外,实施“增长方式转变行动”,继续抓好养殖小区建设、草食动物饲料开发和“山地养殖”、“果园养殖”、“猪—沼—果”等生产模式的推广。

果园养鸡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