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市农村各级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村和农业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为目标,积极优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全市农业经济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共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7.1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同比增长4.0%;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7.49亿元,同比增长3.6%
。
一、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
1·夏粮种植面积、亩产和总产量三创2001年以来新高。全市夏收粮食种植面积161·7万亩,同比增加13·41万亩,增长9·0%;夏收粮食总产量52·04万吨,同比增加4·62万吨,增长9·7%;夏收粮食平均亩产321·83公斤,同比提高2·03公斤,增长0·6%。另据调查测算,今年全市冬小麦平均亩穗数约43万穗,穗粒数近30粒,千粒重为43克,均高于去年水平。
2·蔬菜生产结构调整进程加快,瓜、果生产稳步发展。上半年,全市蔬菜产量238·4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2万吨;其中,无公害蔬菜产品量近130余万吨,占全部蔬菜产量的50%以上,比去年同期提高近5个百分点。四个环城蔬菜主产区均加大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力度,其中,西青区今年上半年共种植保护地无公害蔬菜4万多亩,占全区菜田面积的近70%;今年以来,我市农村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户在深化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中,致力于水果、瓜类生产发展,通过采用更新优化品种
、温室育秧(苗)、地膜覆盖等先进科技方法,取得明显效果。同时,我市全面取消农业税等扶农支农政策,也极大地促进了园林水果和瓜类的生产。上半年全市水果产量3·8万吨,瓜类产量16·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6%和6·5%。
3·畜牧业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出栏生猪213·86万头,出栏肉牛17·18万头,出栏羊77·42万只,出栏家禽5052·89万只,同比分别增长5·8%、5·7%、5·2%和5·0%。上半年全市肉类总产量27·52万吨,同比增长7·5%,牛奶产量31·52万吨,同比增长12·1%,禽蛋产量9·73万吨,同比增长6·0%。
4·渔业生产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水产养殖产品增速加快。今年上半年,我市各渔业主产区县针对水产捕捞资源减少和因柴油涨价导致的生产成本增加等因素,积极加大渔业生产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快水产养殖业生产发展。上半年全市水产品产量10·11万吨,同比增长4·8%,其中淡水产品8·3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9·7%;水产品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达85%,同比提高近4个百分点。
二、上半年我市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1、各项农业扶持政策效果显著。在今年夏粮收获前,我市已开始按实际收获面积兑现粮食直补款,有效调动和巩固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广大农民在去年秋冬播种期积极扩种冬小麦的基础上,针对今年早春干旱,部分麦田出现死苗的现象,充分利用春播时期的几次适时降雨及时补种春播小麦,使全市夏粮种植面积达到了自200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时,各有关农业部门采取召开现场会、技术推广会和深入村户田间亲临指导等形式,进一步加大了对麦田管理力度。广大农户也积极进行田间作业,扭转了早春干旱气候对冬小麦生长的不利影响。各级水利部门积极组织调配水源,保证了夏粮主产区麦田普浇二水,其中武清区近百分之八十的麦田浇上了三水,全区夏粮平均亩产比上年提高近8·0%。
2、农业生产逐步呈现由量的扩张向品种质量提高转变。上半年我市在稳定农、林、牧、渔业生产格局和主要产品产量的同时,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设施化建设进程,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不断提升。蔬菜生产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无公害基地建设继续加快,全市计划今年共建成90万亩无公害基地,其中蓟县、武清区、宁河县作为国家试点区县,标准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进程在上半年明显加快。
畜牧业规模化生产和特种养殖业发展迅速。上半年全市畜牧业规模养殖小区已达2000余个;在160余个奶牛养殖基地中,上半年已经认定的无公害养殖基地达130个,计划年内将全部建成市级认定的无公害奶牛养殖基地。同时,部分畜牧业主产区县还针对近年我市传统畜禽产品供大于求和市场价格频繁波动的变化,及时调整养殖结构,大力发展市场效益好、有发展前景的特种养殖业,为畜牧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上半年全市以特种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其他产品产值达1·5亿元,同比增长近
30%。
3·部分农产品价格下降,生产收益有所减少。进入今年特别是4、5月份以来,我市农产品生产价格呈现回落趋势。1-6月份全市主要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为103·36,涨幅比去年同期回落近1个百分点,主要是畜禽产品价格均出现大幅下降。生猪出栏平均每公斤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近10%;鸡蛋每公斤价格同比下跌1%。据调查,我市每头生猪养殖纯收益由230元下降到不足200元;鸡蛋收益已接近生产成本线。其主要原因,一是2004年生猪价格暴涨,最高达每公斤9·8元,使生产量急剧扩大,全市2005年比2004年生猪出栏增长7·8%,造成供大于求;二是受“禽流感”疫情影响,使消费市场持续低迷,地产鸡蛋外销受阻,生产者低价抛售,直接导致价格下跌;三是饲料、水电等提价使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收益有所减少。
4、粮、棉生产比较效益有所拉大。由于近年我市粮食生产连续增长,粮食价格稳中趋降,粮、棉生产比较效益不断拉大。今年上半年我市棉花价格开始回升,而粮食价格同比下降0·47%。据对主要农产品中间消耗调查,由于今年粮食价格回落,一亩耕地种植小麦和玉米两茬粮食作物的纯收益约为550元左右,比去年同期减少近100元,而种植一亩棉花的纯收益可达千元左右,粮棉收益差距明显。
三、对全年农业生产发展趋势的初步预计
种植业生产中,夏粮增产已成定局,目前全市落实秋粮播种面积270余万亩,与去年基本持平。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为435万亩,比去年增长1·2%左右,粮食总产量将达140余万吨,同比增长2·0%左右。棉花生产将实现自2003年以来第三次登上百万亩台阶,全市棉花种植面积将达101万亩,同比增长近10·0%;蔬菜生产在种植面积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将继续提高保护地和无公害生产的种植比例。畜牧业生产尽管生猪、家禽养殖收益有所下降,但受目前养殖规模惯性作用拉动和规模化及特种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全年畜牧业生产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但增幅将有所回落;渔业生产仍以海淡水养殖业的稳定增长为主要推动力。
预计全年农业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