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于南方牛羊产业也是如此。2019年11月9-10举办的第二届南方牛羊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南派牛羊美食文化节上,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南方现代草牧业(羊)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刘德武教授介绍了在广东进行的产业调研结果,并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喜忧参半,产业水平亟待提升
为了更好地服务牛羊产业,刘德武带领科研团队近一年来在广东地区展开了深入的产业调研,走访了众多羊场、奶牛场、肉牛场、牧草种植与加工、畜产品加工生产企业,也对周边省份的养殖状况进行了考察和深入了解。
调研结果让人有喜有忧,从企业层面来看,部分企业发展劲头足,有长远规划,看好行业前景;也有的企业因当前盈利能力有限而处于观望状态;从其他行业打算转行到牛羊业的企业跃跃欲试但也忧心忡忡;总体来看,企业落后,管理不规范,仍需探索适合各地的生产模式;组织架构松散,技术和管理人员不足,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企业的规模化和设施化程度低,品种、营养、管理、防疫等方面均有薄弱环节。
从企业生产层面来看,常见的问题包括以下方面:1.小规模放牧和规模化养殖并存,水平差异巨大;2.品种资源少,繁殖问题突出;3.饲料资源开发和精准营养调控有待加强;4管理水平差异较大,标准化管理建设任务繁重;5.技术研发和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刘德武认为,产业的素质提升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专家和企业任重道远。
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南方多省可联合发展草地业
具体到实际问题,刘德武给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1.广东有需求也有条件发展节粮型和优质、高效的业;2.以健康养殖的理念、提高规模化程度、加强标准化建设,是企业向合理化和高度化方向发展的必由之路;3.加强南方地区牛羊品种资源评估和利用,研究和推广适合南方养殖特点的繁殖调控技术迫在眉睫;4.加强各生理阶段的精准营养调控技术研究,提高南方特色的农副产品饲料化利用水平,是提高生产性能的根本保证;5.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提升产品安全是发展现代化草牧业的根本出路;6.加强技术集成和联合攻关,提升从业人员素养和产业组织化程度,搭建沟通和交流平台,是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深入一线调研并不断反思产业痛点,刘德武认为产业需要更多的反思,面对产业内众多痛点,是时候认真思考适合广东乃至华南地区养殖的牛羊品种选育及繁育体系建设的问题了;同时企业应该不断提高标准化水平和管理水平,同时完善产业链条,提升综合经济效益。如果能解决当前的问题,南方地区具备的优势将促进牛羊产业快速起飞。
虽然有很多不足,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广东地区的优势与前景: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畜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长,高端产品的市场也会继续扩大,对于广东牛羊产业来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刘德武认为周边省份土地和人工相对丰富,但资金不足,与广东的资源优势不同,可以和广东紧密配合、优势互补,共同大力发展南方牛羊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