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期进口成本降 分销豆震荡下跌“情未了”

  当前国内港口进口分销报价下跌,而远期进口成本梯次下降。若中美达成贸易协议取消关税,届时进口美国成本将降低180元/吨左右,港口分销价格震荡下跌走势尚未结束。

  截至11月24日,进口港口分销报价:广东黄埔港3250元/吨,上海港3250元/吨,江苏南通港3240元/吨,山东日照港3240元/吨,天津港3240元/吨,辽宁大连港3240元/吨。平均报价3243元/吨,比11月初下跌100元/吨,跌幅3%。进口港口分销报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同期现货下跌60元/吨,跌幅1.85%;美豆期货2001合约下跌41美分/蒲式耳,跌幅4.3%,远期进口成本梯次下降。

  远期进口成本梯次下降

  据统计,11月份进口巴西平均到港成本为3431元/吨,比10月份进口巴西平均到港成本上涨49元/吨,涨幅1.4%。截至上周五,11月船期、12月进口的巴西平均到港成本为3414元/吨,比11月份进口均值下跌17元/吨,跌幅0.5%;周环比下跌13元/吨,跌幅0.4%。统计期间,美豆期货2001合约收盘价上涨15美分/蒲式耳,涨幅1.6%,运行区间为865~959.5美分/蒲式耳,呈现先涨后跌格局。

  人民币汇率从9月初的7.15下跌至上周五的7.04,下跌0.11,跌幅1.5%,测算进口成本减少50元/吨;海运费从52.3美元/吨下跌至上周五的34.79美元/吨,下跌17.51美元/吨,跌幅33.5%,测算进口成本降低138元/吨;南美升贴水从140美分/蒲式耳震荡下跌至上周五的90美分/蒲式耳,下跌50美分/蒲式耳,跌幅35.7%。虽然美豆期货2001合约上涨15美分/蒲式耳,升贴水抵消后,还结余35美分/蒲式耳,按1美分/蒲式耳折合3.68元/吨粗略计算,等于128.8元/吨,再加上汇率升值50元/吨和海运费减少138元/吨,合计减少316.8元/吨。明年1月份进口南美平均成本3365元/吨,比今年12月下跌49元/吨,跌幅1.4%;而今年12月份进口美国平均成本为3246元/吨。

  分销压榨盈利丰厚

  按港口分销平均价格3243元/吨,对应11月22日大连期货2001合约收盘价2870元/吨、6340元/吨计算,压榨利润为179.9元/吨,对应2005合约压榨利润为80.8元/吨;按大连港口分销3240元/吨,加火车运费80元/吨、装卸费10元/吨,合计3330元/吨,对应11月22日长春地区油厂现货报价3170元/吨、6600元/吨计算,压榨利润为148.2元/吨。华东、华北地区按3240元/吨计算,华东地区油厂盈利276.9元/吨,华北地区油厂盈利279.2元/吨。按11月22日美豆期货2001合约收盘价895.1美分/蒲式耳计算,进口巴西到港理论成本为3236元/吨;而进口美国关税按1.03倍计算,到港大    豆理论成本为3160元/吨。

  分销贸易亏损增加

  目前,港口分销豆平均销售价格为3243元/吨,与11月份进口均值相比低出188元/吨,低5.4%,已经大幅亏损;与12月份进口均值3414元/吨相比,低171元/吨,亏损有所减少。按上周五美豆期货2001合约收盘价895.1美分/蒲式耳计算,进口巴西到港理论成本为3236元/吨,几乎与目前分销价格持平。港口分销豆平均销售价比按上周五美豆期货收盘价计算出的进口美国成本高出83元/吨,高2.6%,大幅盈利,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分销豆震荡下跌未结束

  根据计算,当前分销豆平均价格为3243元/吨,对应期货2001合约压榨盈利179.9元/吨,对应东北地区现货压榨盈利148.2元/吨,华东盈利276.9元/吨,华北盈利279.2元/吨。分销豆比12月份进口南美成本低188元/吨,仅与12月份进口美国平均成本3246元/吨旗鼓相当。按理说,分销豆压榨利润良好,还有进口成本支撑,却走出了一个适得其反的行情,只能理解为远期进口成本或许更低。

  上周五进口美国盘面理论成本3160元/吨,大幅盈利。参考现货价格,明年3月至4月份,期货2005合约加50元/吨基差,华北地区一口价为2800元/吨,按保本压榨计算,价格为3111元/吨,距离分销豆价格3240元/吨还有130元/吨左右的下跌空间。当然这只是理论计算,综合分析,分销豆价格震荡下跌没有结束。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