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香港猪农落户韶关


 
  ■超过100名香港猪农已提交来韶关办场申请

  ■农业合作示范区建成后每天有过千头猪输港

  记者彭卫报道:记者昨天从韶关市农业局了解到,香港猪农郑嘉诚已经在韶关设立了首家港商养猪场,另外有超过100名香港猪农也已经向香港特区政府提交了来韶关开办农场的申请。预计,一旦粤港农业合作示范区正式建成,每天将有超过1000头韶关猪运往香港。

  九成农户放弃在港养猪

  随着香港土地的日益缺乏,加上养殖业带来的环保及疫情防控等诸多问题,香港政府一直致力于劝说港农逐步退出农业。继家禽业之后,去年,香港政府推出“自愿交牌计划”,决定斥资9.4亿元,引导香港猪农自愿退还牌照,永久取消本地养猪业。按照该计划,交出牌照的猪农获发的特惠补助金至少有45万元,而最多者可获2545万元。针对那些对老本行恋恋不舍的猪农,香港渔农协会、科技协会、养猪协会等多个协会提出设想,在广东设立“粤港农业合作示范区”,帮助香港农民移往内地重操旧业,然后产品返销香港。截至目前,香港260个猪牌中已经有超过九成退还政府。初步敲定北上创业基地。

  据悉,交出猪牌的香港猪农多次前往韶关、清远、河源、阳春、揭西、梅州、湛江等地进行考察。今年8月2日,香港猪农团体一行20多人再次来到韶关,并初步敲定了韶关、梅州、湛江、阳江四个城市作为猪农北上的创业基地,其中,粤北韶关最令香港猪农倾心。

  香港农业专业发展协会的关永启告诉记者:“韶关广阔的土地、温暖多雨的气候和成熟的生态农业经济让我们非常满意,这里不仅交通便利适合农产品返港,而且畜牧业繁殖率高,有利于疫病防控。”目前,已经有100多名港农向特区政府提出希望来韶关开办农场的申请。

  韶关农业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7月,港农郑嘉诚在韶关创办了首个养猪场,另外一家养猪场也即将落户。预计,一旦农业合作示范区建成,每天将有超过1000头韶关猪运往香港。

  一批东莞猪农落户韶关

  韶关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港农,东莞猪农也对在韶关开办农场兴趣浓厚,包括板岭种猪场在内的一批东莞猪农已经在韶关落户。但是,如何避免污染实现循环利用和零排放仍然在做规划,规划完成后“粤港农业合作示范区”才能全面铺开。

  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韶关市政府希望农业合作示范区布局在土地资源丰富、临近京珠高速公路的曲江区、浈江区、翁源县和新丰县,示范区土地租赁期限以20年为主,租赁山坡地、荒地等林业用地的租赁期限可延长到30至50年。整个示范区将类似“猪-沼-果”、“猪-沼-鱼”、“猪-沼-菜”的立体开发模式综合利用,通过沼气消化人畜排泄物,沼渣用作肥料,通过排污、供能、供水内部循环,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生产经营和市场销售由香港方面独立负责。预计首期合作规模为每年出栏生猪43万头、肉鸡370万只,日后再逐步增加合作项目,计划发展优质菜田10万亩,优质鱼池5万亩。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