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会员及有关单位:
为科学引导我国兔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进一步提高我国兔产业的技术水平与科技含量,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发展需要。不断加大我国兔产业的对外开放力度,增进兔业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兔业的传统生产模式,使其逐步由分散的经营模式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等生产方式转变。加大绿色兔产品与有机兔产品的开发力度,建立功能齐全、保障有力的兔产品质量监测体系,使过去的“最终产品质量控制”转向“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以确保兔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通过联合相关企业,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生产与管理,增强我国兔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积极配合企业与政府在兔产品国际贸易中开展正当的贸易磋商,为兔产品出口创造更多的市场机遇,切实维护兔业企业及会员的合法权益。现就2008年6月10~13日即将在意大利维罗纳(ITALY VERONA)召开的第九届世界养兔科学大会交流论文的有关征集事宜通知如下:
一、论文涉及范围
凡在我国从事家兔育种、饲料营养、繁殖生理、兔病防治以及进行兔业生产、产品加工、设备生产、兔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应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积极向第九届世界养兔科学大会组委会提交相关的交流论文,以充分展示我国兔产业实力与在兔业科研、教学、生产、加工等领域,实践、探索和研究的方向和所取得的成效,让世界全面认识中国兔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论文可分成不同的专题,以便开展学术交流。
二、论文内容
1.家兔营养和消化生理; 2.家兔繁殖;
3.家兔遗传和育种; 4.家兔生理学;
5.家兔健康和病理; 6.家兔的生长和肉品质量;
7.家兔生物工程开发与应用; 8.家兔生态和福利;
9.家兔毛皮生产; 10.家兔生产经营与管理科学;
11.家兔实验动物利用; 12.兔产品加工(兔肉、兔毛、兔皮)
三、时间与要求
1.论文应在2007年11月30日前,以电子邮件(rab@caaa.cn)或软盘、刻录光盘等形式发至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秘书处(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甲6号时间国际大厦A座9层,邮编 100028),王铁灵收(统一转交第九届世界兔业科学大会组委会)。
2.提供交流论文应同时翻译成英文(中、英文同时提交)。
3.联系电话:010—58677700 58677830/31/32转870
传真:010—58677809 联系人:王先生
二OO七年十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