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以来,我省致力于农业结构调整,加速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进程,现代高效农业对农牧民增收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
近年来,我省重点扶持具有特色优势的乳制品、牛羊肉、马铃薯、蚕豆、胡萝卜、沙棘等17家加工企业加快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进程,并先后确定40家农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为省级龙头企业。目前,青海三绒集团、青海藏羊地毯集团、青海万元实业基地、青海青稞酒集团、青海三江集团、青海天露乳业有限公司六家企业跻身于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行列。通过重点扶持和培育,一批油料、蔬菜、牛羊肉、牛羊绒、马铃薯、花卉、中藏药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工、流通企业群体脱颖而出,龙头企业辐射基地、带动农户、增加农牧民收入的能力初步显现,去年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实现销售收入已达20亿元左右,直接和间接带动农牧户30万户。
同时,我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为载体,建设了一批具有比较优势、适应市场需求的特色优势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目前全省已初步形成以互助、湟中、民和、乐都、大通为主的马铃薯基地;以湟中、互助、大通为主的蚕豆基地;以湟中、湟源、互助、平安、贵德、门源为主的油菜基地;以西宁市城西区、城北区为主的花卉基地;以循化为主的辣椒生产基地。畜产品逐步向川水奶牛、浅脑山良种肉牛、西宁及海东良种肉羊、青南与环湖藏羊牦牛以及柴达木绒山羊7个优势产业带推进。
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进程的加快,推动着我省农畜产品市场建设的步伐,由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组成的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销售格局逐渐形成,一批专业合作组织和一批营销经纪人应运而生,目前较为规范的专业协会达到40多家,入会农牧户达5000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