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调出奖”必要,“拆土围”更重要

 
  财政部9 月17日宣布,决定建立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制度。 2007年中央财政将安排15亿元资金为全国253个生猪调出大县予以奖励(见新华社2007年9月17日电)。

  为何要设个“生猪调出大县奖”?笔者猜测,恐是出于对生猪大县设生猪篱藩影响流通的担忧。而今,设下“调出奖”,就是希祈通过正面鼓励办法刺激县官们多生产猪多向外调出生猪。在这一点上也可见财政部门的良苦用心。但是,设“生猪调出大县奖”似乎也告诉人们,生猪生产销售在某些县镇已形成了人为的“土围子”。事实上,生猪上市运输的“土围子”人们也是有目共睹的。

  谓之生猪“土围子”,说白了一点,就是对生猪经营实行垄断。而今,许多基层都设置由原国有食品公司为主的肉联厂。肉联厂既有缴税的任务,更有缴费的负担,重要的是与地方权力机关及官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为着确保税收和各项管理费依时上缴,一个前提就得保证肉联厂生猪屠宰量;而肉联厂均与地方肉贩挂钩,假若外地猪肉进入本地市场,那么势必对肉联厂经营造成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当地的“生猪执法队”等机构就会闻风而动,对外来猪肉群起而剿之。

  人们又看到,一些地方生猪“土围子”又往往被冠上吃“放心肉”的堂皇理由。诚然,生猪屠宰必须经过严格的卫生检疫。但是,严格检疫并不等于设“土围子”搞垄断经营,只要凭卫生检疫部门发出的检疫合格证明,那么,生猪便可以进入各地市场。生猪“土围子”的出现实际上是对市场经济的干扰。 9 月17日广西有网友谈到猪肉涨价问题就一针见血指出,是生猪经营被垄断的结果。他摆出了当地一头猪在肉联厂所赚的利润远远大于养猪户的利润。人们看到, 9 月4日,发改委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谈到生猪涨价受益者主要是农民时就遭到网上的一片质疑。细读网民的质疑并非没有一点理由。其中很多网民就指出不少基层的生猪经营垄断导致了人们吃“高价肉”。因此,发展生猪生产,关键是调动养猪户积极性,而坚决拆除生猪生产经营的“土围子”则是重中之重。

  拆除生猪生产经营“土围子”靠什么?重要的是转换头脑。“土围子”的出现,说到底是一种在经济问题上的长官意志使然。多年来,一些地方基层官员尽管口讲的是市场经济,行的却是计划经济。在商品生产问题上,“土围子”思路占主导地位。一会儿通过所谓“万亩蕉园”、“万亩荔枝园”、“万亩菠萝园”规划,强行要求农民种什么养什么,一会儿又通过行政手段逼迫农民产品卖给谁不卖给谁。而“土围子”又往往导致垄断经营。而垄断只能窒息竞争,保护落后,对市场经济毫无裨益。因此,拆除大大小小的“土围子”仍然是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要义。当着财政部对“生猪调出大县奖”实施之际,恕笔者直言,“生猪调出奖”固然必要,但恐怕设“生猪拆围奖”更重要。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