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豆粕市场行情分析及后市展望

   从7月中旬开始,在投机基金做空、产区天气良好、美国大豆单产预期提高的影响下,CBOT豆类期货各合约收盘价格连连下挫。截至8月17日,近期9月豆粕合约的收盘价格为每蒲式耳(下同)552.25美分,较7月中旬下跌了近50美分左右;主力11月合约565.5美分,较前期高点下降了将近70美分。面对不断走低的外盘走势,国内豆粕市场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部分地区油厂的豆粕销售价格也纷纷随之再次走弱。虽然现在美盘已经跌至近8个月以来的最低点,但是目前市场上看空的气氛依然比较浓烈,特别是在USDA报告利多但外盘却下跌之后,认为主力合约将要冲击550美分的人士大幅增多,那么面对这样的外盘走势,国内豆粕市场将何去何从呢?
    后期外盘跌破550美分可能性较大
    进入8月份以来,市场前期预计的美盘天气炒作没有如期而至。相反,在美国天气出奇良好的打压下,外盘持续下跌,目前主力合约离每蒲式耳(下同)550美分也就有15美分左右的距离。笔者个人认为,后期外盘跌破550美分的可能性较大,主要原因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方面,由于美国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已经过去,而在这期间天气的良好使美国大豆单产增收,总产量增加无疑成为一个定局,因此后期如果没有重大的灾害性天气发生,外盘将一直受到这一因素的压制,但是由于市场对于这一消息已经有所准备,因此后期外盘可能会缓慢地向550美分靠近;另一方面,虽然美国农业部8月报告出人意料,市场普遍感觉利多,但是笔者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后期美国农业部调整单产以及总产量的幅度将更大,而这无形中使外盘受到的压力更加突出。因此,后期美盘主力合约冲击550美分的可能性依然较大,只是时间可能会延迟一些。
    升贴水涨价令进口成本居高不下
    据我们与国际供货商以及国内一些进口商沟通中了解,虽然国内主要油厂购买进口大豆点价时机以及价位均不同,但是由于美盘大幅下跌被升贴水大幅上涨无情地抵消,因此进口成本一直都处于高位。由于近期以巴西进口大豆为主,我们以此为例,7月10日,当时巴西的升贴水为130美分,11月合约收盘价格为629.75美分/蒲式耳,依此推算出国内进口大豆的理论成本在2692元/吨左右。截至8月17日,虽然外盘11月合约大幅下跌至565美分/蒲式耳,跌幅达到10.3%,但是由于升贴水上升至200美分,因此进口理论成本依然为2692元/吨左右。诚然,这样的计算方式可能存在误差,但是成本没有随着外盘大幅下跌而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后期即使美盘冲击至550美分,但是由于海运费仍然处于较强的上升之中,因此预计目前的高位升贴水还远不是顶峰,升贴水涨价依然会消耗美盘下跌的影响,令进口成本居高不下。
    外盘影响主要集中在心理层面上
    从以上的分析中知道,盘面下跌,但进口成本却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因此可以说,近期美盘的下跌对于国内豆粕现货市场主要的影响还是集中在心理上,空方占优的市场气氛令油厂在销售受阻的时候,不得不下调价格刺激出货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笔者认为,后期外盘走弱对于国内豆粕市场的影响力将会逐渐转弱,油厂的报价也会趋于理性。据我们跟踪外盘对于国内豆粕市场的影响,由于目前国内豆粕市场上的定价权依然在油厂手中,因此在弱势的时候,盘面的大幅上涨可能会刺激一些油厂利用这一消息抬高价格,而此时两者的相关系数也较高,但是如果外盘继续下跌的话,这时候油厂大都会选择冷却这一消息,即使个别油厂下调价格,幅度也不会很大。另外,近期由于国内豆粕市场的底部区间已经形成,因此后期价格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外盘对于豆粕现货市场的影响力将会逐渐减弱。
    后市粕价可能会逆外盘走势而升
    对于后期的豆粕市场,笔者个人认为,将会形成一轮较好的反弹波,外盘的下跌不会对其形成实质性的影响。这主要是基于豆粕市场的供需状况以及原料成本支撑力度而言的。据中国大豆网调查,虽然近期巴西大豆水分较高问题令国内油厂的开车正常,供应量增加,但是由于主要油厂的销售比较积极,因此除了大连及华北地区个别油厂库存压力较大外,其他地区油厂的库存压力都不大,而8月份后期随着巴西进口大豆问题的消失,养殖需求增加,预计供需方面对于价格的支撑力度会加强,而进口大豆成本的大幅提高,以及国产大豆收购价格处于上升之中,也会使部分油厂更加珍惜原料成本,从成本方面也会给予豆粕价格足够的支持,令豆粕价格可能会逆外盘疲弱走势而走高。
    消极影响将使粕价反弹高度受限
    从以上分析可知,后期即使外盘冲击到550美分/蒲式耳,但是如果进口成本仍然居高不下,集中在2700元/吨左右,国内豆粕市场价格依然可能会在供需以及成本的推动下持续走高。但是鉴于外盘的消极影响,个别油厂可能也不敢过分地调高售价,中间商的观望态度加强,从而使豆粕市场价格反弹的高度受到一定的限制。另外,9月份后期国产大豆即将上市,新豆上市的开秤价格成为一大关键因素,如果新豆价格在供应压力的作用下大幅回落,将可能会对后期豆粕价格的走势形成一定的影响。近期提醒交易者特别关注国产新豆上市价格及质量、国际供货商升贴水报价、美盘走势,以及养殖业对于豆粕的需求和采购动态。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