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以来,各地菜粕供需秩序良好,市场购销也比较平和,整体行情虽有波动,但涨跌变化微乎其微。
截止目前,四川地区菜粕出厂价稳定在1320-1360元/吨左右(蛋白36-38%),贵州地区菜粕出厂1320-1350元/吨左右(蛋白37-38%),陕西渭南地区菜粕出厂价在1330-1350元/吨左右,湖北地区菜粕出厂报1380-1420元/吨左右,安徽地区菜粕出厂报价在1400-1440元/吨左右。
江苏地区菜粕出厂报价在1450-1480元/吨左右(蛋白37-38%),浙江湖州地区菜粕出厂价在1450元/吨左右(蛋白37.5%)。
各地价格虽有差异,但大部分与交通运输有关,相对落差也比较稳定,对于菜粕后期走势,人们多认为其停留在十字路口,需要方向指引。当前,部分地区菜粕需求略有好转,是否菜粕有上涨的趋势呢?
一、养殖需求增长不容乐观
近来,国内畜禽价格上涨的确给养殖、饲料乃至粕产品市场带来了希望,但其对菜粕市场的利多带动仍显乏力。
今年国内养殖业长期笼罩禽流感阴霾之下,各地养殖户因亏损难以支持,纷纷提前淘汰种禽种猪,将国内畜禽存量降低到新低,另外,近来的暴雨、台风也阻碍了畜禽产品的正常流通,使销区供应相对紧张。
也就是说,本次畜禽产品价格的上涨主要原因不在于需求增长,因此至今好多养殖户仍处于观望之中。随着养殖户实补栏积极提高,各地畜禽存栏量将相应增长,但幼雏繁育成型还尚需时日,国内养殖业的真正复苏之路仍显漫长。
况且,8月中旬以来,国内又有禽流感疫情发生,秋季临近,不仅水产需求相对转淡,而且疫情又有复发的苗头,将继续压制国内畜禽、饲料以及粕产品的需求增长,所以,后期国内菜粕需求增长相对受限,对于后期价格上涨明显不利。
二、豆粕冲击将是最大的阻力
当前,国内大部分地区豆粕销售价格仍集中在2000-2100元/吨之间,东北地区油厂实际成交价格甚至还徘徊在1900元/吨以下。
豆粕价格低迷的主要原因,除了实际国内市场需求增长缓慢以外,当前国内豆粕竟争激烈的格局仍没有丝毫减退迹象,一方面豆油价格的大幅上涨,给油厂带来了扭亏增盈的机会,近期在豆粕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情况下再次开机增加了豆粕库存量。
另一方面,中资与外资公司、大型油厂与中小油厂的吞并反吞并竞争仍没有“息鼓”迹象,尽管油厂压榨仍无利可图,各油厂大量向各地铺设销售网点,抢占市场份额,国内豆粕市场继续因供应过剩而价格难以摆脱弱市。
另外,美国主产区天气良好,大豆生长稳定,丰收在望,来自外盘的压力也有增无减,近期国内豆粕上涨机率很低。低迷豆粕价格性价比优势明显,菜粕与之比较已显逊色,将继续挤占或填补菜粕市场份额,打压其行情走势。
三、秋季菜籽上市压力将再次显现
9月份前后,西北、西南地区秋季菜籽即将上市,去年由于菜籽收购价格过低,外运困难,严重打击了产区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今年秋季菜籽产量还有减产的迹象,如此以来,将使本来就所占市场份额较少的秋季菜籽影响力进一步下降。
不过,随着秋季菜籽、菜粕的集中上市,将填补部分市场份额,相对也将减缓菜粕价格的涨势。
以上从市场需求、供应以及环境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影响后市菜粕价格上涨的阻力,国内菜粕价格仍缺乏明显的利多因素支持,近期仍处于高位整理之中,即便涨势继续延续,但上浮空间极为有限。
与此同时,诸多不利影响也不至于导致菜粕价格出现回落,其主要支持因素仍悍然未动:
一是菜籽减产已成定局,不少地区减产幅度高达30%,国内总体产量可能还不足1100万吨,供不足需的格局仍比较明朗;
二是当前菜籽收购已经进入尾声,国内菜粕销售也步入后期,市场供应量会越来越少,油厂出货心理良好,惜售有增无减,即便入秋后市场需求量下降,最多会出现供需两不旺的状况,菜粕价格也难以形成下跌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