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上午11点,经重庆检验检疫人员现场监装,重庆市钱江食品集团鑫隆猪业有限公司首批320头检疫合格的供港澳活猪在重庆开县起运。9月21日晚上9点,经过50个小时的长途运输,平安顺利抵达清水河———供港澳活猪中转站,经深圳局检疫人员现场查验合格,于9月22日顺利进入香港市场。重庆生猪出口实现了零的突破!为了这个零的突破,重庆各方付出了多年不懈的艰辛努力,重庆检验检疫局更是其中的积极推进者和实施者。
重庆历来是生猪养殖大市。2005年出栏生猪达2000万头,猪肉产量达144万吨,生猪创造的年产值达151亿元。为了扩大重庆这一特色农产品出口,重庆检验检疫局通过多年的努力,2006年,在国家质检总局和商务部的支持下,终于取得了重庆对港澳活猪出口的宝贵资格。这是自1962年周总理批示供港澳“三趟专列”后,惟一增加的一个直接供港澳物资项目。
重庆局党组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提出一定要把这件工作做好,局领导多次带领检验检疫工作人员深入企业走访、考察。在国家质检总局动植司的直接指导下,重庆检验检疫局积极开展了对辖区内养殖场的调查摸底工作,认真筛选符合条件的出口基地。重庆市钱江食品集团鑫隆猪业有限公司是一家规模较大,实力较强,有肉类产品出口经验的企业。在对重庆20多家规模养猪场进行了多次反复考察调研,综合比较后,重庆局选择了这家企业作为供港活猪饲养基地。虽然该企业规模较大,实力较强,但出口生猪毫无经验。为了让重庆生猪早日走出国门,重庆局全过程监督指导,大力帮扶该企业进行了全面整改。该局还积极派员去湖南等地学习,借鉴兄弟局先进的管理经验,并结合重庆本地的实际情况形成了调研报告,以更好更有效地指导重庆出口生猪养殖。
鑫隆猪业公司位于三峡库区的重庆开县,距离重庆主城区300多公里,未通高速公路,车程近6小时。在第一步的猪场选址工作中,重庆局检疫人员和企业一起跑遍了开县的十多个乡,严格按照出口活猪养殖的有关条件要求,从水源、土质、污染源、交通条件、周围环境等各个方面逐一进行调研、检测,终于选定了该县铁桥镇亿世村作为养殖场,并指导企业严格按照生猪出口基地的要求,建起了圈舍、解剖室、化验室、消毒通道、无害化处理坑等设施。接下来,他们指导该企业完善质量自检自控体系,帮助企业强化质量体系建设,在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HACCP体系,并通过了考核验收,全面提高企业整体水平。2006年8月,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迎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重庆市钱江食品集团鑫隆猪业有限公司成功注册为西南第一家供港澳活猪饲养场。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重庆局进行了全过程监管,全方位指导,每个环节都不放过。他们指导企业严格按照《供港澳活猪检验检疫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起了《供港澳活猪注册养殖场管理手册》,并监督企业对照要求逐一落实到位,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检验检疫人员定期去养殖场进行监管,重点加强疫病防治、饲料、用药的管理和监测,确保生猪的质量。这期间,重庆局的检疫人员克服各种困难,几年来数不清多少次下到猪场,进行现场指导,他们常笑称自己是“猪倌”。
为考察确定出口活猪运输路线,做好出口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重庆局派出调研组到对港活猪出口最多的湖南省和对港活猪交接口岸深圳市学习考察。7月底,调研组一行冒着高温酷暑,来到湖南和深圳,详细考察了湖南目前最大的供港活猪养殖场,实地参观了深圳清水河口岸活猪交接过程,切身感受了从开县到清水河口岸全程2250公里的生猪出口运输路线,并制定周密的工作方案和技术措施保证重庆活猪对港出口成功。
9月,在获得了商务部配额后,重庆立即开始实施活猪出口。重庆检验检疫局党组高度重视此次活猪起运出口工作,18日,该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式尧冒着大雨,驱车300余公里,在晚上近10点赶到了开县,第二天一早就亲赴装运现场指导察看。
9月22日,重庆活猪顺利通关,进入香港市场。重庆各方欣喜一片。此刻的重庆检验检疫人,脸上挂满了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