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的暴涨是11月份大跌的罪魁祸首

对于最近生猪价格的跌势,有很多原因,大猪出栏、冻肉出库、生猪恢复、需求不佳以及政策影响等综合因素,看似很是复杂,其实意料之中,只不过10月份的暴涨行情确实让大家都失去了一定的理性,只想压出最高价,却没有好好冷静一下,暴涨的行情怎么可能一直持续呢?
  10月份的暴涨是11月份大跌的罪魁祸首。
  首先,对于养殖端来说,10月份猪价的大涨没有提高多少补栏扩产的热情,可压栏的情绪绝对是上来了。那个时候压栏、二次育肥的很是普遍,如今呢,大猪、牛猪陷入了被屠宰压价的境地。养殖户过度的惜售,屠宰企业过度的压库,结果政策以来,冻肉出库,牛猪出栏,最终猪价一路跌导致了大涨之前的水平,现在基本上也就是16元左右的均价,与之前20多元的价位相比,真是一夜寒风便是刺骨。
  其次,政策的影响。10月份政策对价格的干预并不多,而且为了促进生猪产能恢复,对养猪端也是一个鼓励。可10月份的暴涨以及10月份CPI的涨势显然超出了预期,消费市场的抵触情绪大涨,菜篮子愤怒了。另外,确实有媒体不切实际的唱涨,让当时的行情无比的狂躁。而11月份政策的果断调控,让压栏、压库者果断出手,供给增加,生猪、猪肉价格高位回落到一个人们可以接受的程度,这个市场也终于安宁了许多。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