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 蟾蜍养殖采衣池,刮浆器是怎样制作的,通州蟾业

联系方式:

0513-86232668 13862825231

主营产品:

蟾蜍养殖,蟾蜍,怎样养殖蟾蜍,蟾蜍养殖技术,蟾衣釆集器,蟾衣,等

供求内容:
    

蟾蜍选择场地

蟾蜍养殖场地要选择在有水塘和水池,虫源比较丰富、气温比较暖和的地方。一般房前屋后,可利用废沟、废塘或水坑,也可选用排灌方便、水源充足、保水良好但偏瘦的稻田作蟾蜍养殖场。养殖场要用砖砌筑1.5米高的围墙,也可用薄膜或纱网作围墙,还可用铁丝或小山编制而成,以防蟾蜍逃遁。稻田进口宜用塑料纱网作水闸,以拦阴蝌蚪外逃。

蟾蜍引种

在养殖量很小的情况下,种蟾主要靠捕捉。成体蟾蜍多在3月底或4日上旬陆续离开冬眠洞穴,缓缓爬出水域。蟾蜍喜温暖、阴暗、潮湿的环境,通常白天栖息在沟边的草丛、土穴之中,或者屋后的砖瓦、石孔等阴暗潮湿之地,一般不易找到。下雨天或雨后,在河边的空地上或田园小路旁,往往很容易捕捉到。春耕时节,在油菜地、绿肥地里以及秧田的小路上出现的蟾蜍也较多,这时可大量捕捉。在天气温暖、风静的夜晚,是捕捉蟾蜍的最好时期。每天傍晚天黑后2小时左右直到次日天亮,蟾蜍出来捕食昆虫,随时都可捉到蟾蜍,这时候蟾蜍最多的地方是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尤其每晚半夜更活跃,有时几个小时就可捉到几十斤至几百斤的蟾蜍。

捕捉方法是,用较宽的竹夹轻轻夹住蟾蜍,装入竹篓或留有缝隙的木箱内,不要装入塑料袋闭容器中,以防闷死。晚上捕捉,可用三节电池的手电筒强光照射着蟾蜍,它就不会轻易跑掉。由于蟾蜍肢较短,跳跃能力差,一般都是缓慢爬行,因此只要发现,捕捉是很容易的,种蟾雌雄搭配比例,一般以3雌1雄为宜。受精率可达90%以上。放养密度每平方米1-2对。

3、蟾蜍饲养

蟾蜍的食料主要是昆虫,小型昆虫有粘虫、蚂蚁、蚜虫、蚊虫、蝽象、金龟子、象鼻虫、小地老虎、甲虫等;大型昆虫如蝼帖,大青叶蝉等。人工饲养可用黑光灯诱虫或人工捕虫解决其饲种问题。此外,繁殖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也可解决蟾蜍的主食,也将猪、牛、人粪尿、蔬菜下脚料、厨房废水、屠宰场和食品厂的废弃物、肥水或糠等投入繁殖和饲养田内,以培养水质,促进藻类和浮游生物生长。还可以人工捕捉和打捞蝇粗,以满足其食用。

4、蟾蜍繁殖

每年2月底至3月,水温在11~15℃时,中华大蟾蜍即交配产卵,从冬眠中苏醒的蟾蜍,一般黄昏多集中在水塘岸边或水生植物及漂浮物上,雄体时而呜叫,时而移动身体,寻找雌体,雌体闻声而至。蟾蜍的繁殖能力很强,一只成年蟾蜍一年可产卵3-5千粒。人工繁殖要及时采卵,并将采得的卵尽快从水桶中放到饲养池塘或水田繁殖基地,以免堆积太久而闷死。放卵密度,一般每亩放500个卵带,每带平均2600粒卵,即每亩放卵130万粒左右。在水温18-24℃的条件下,受精卵经过3昼夜即可孵化成小蝌蚪,刚孵出的小蝌蚪,体形似鱼,有尾和外鳃。待蝌蚪开口后,即可用煮热的蛋黄、馒头渣和菜叶等混合喂养。大约经过一个月后,可见到蝌蚪先出后肢,前肢芽被鳃盖隐盖住,从外形观察则不明显,后肢发育完备后,尾开始萎缩前出现前肢,蝌蚪内鳃逐渐萎缩,开始用肺呼吸,尾也逐渐变短而消失,背面出现疣状腺体,这就是经过变态后的幼蟾。幼蟾以小昆虫为食,喂养与成体基本相同。

蟾衣采集器,蟾衣分离器,蟾衣采集池,蟾衣采集技术,蟾蜍蜕衣技术,蟾衣产品内容:技术领域


通州蟾蜍养殖场培训学员提供一种蟾蜍自然脱衣用具,特别是一种更新新型蟾衣分离器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蟾衣是蟾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蜕的壳,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蟾蜍在蜕衣过程中,会吞食其蟾衣,因而在自然界很难找到蟾衣。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需人工日夜守候,在蟾蜍刚蜕下蟾衣刚吞到嘴里时,将其拉出,故消耗大量的人力,且每位人工看守的蟾蜍数量有限,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并且由于靠人工从蟾口夺衣,极易破损,整衣率低;同时,在人工夺衣过程中,蟾衣的角质粘膜不可避免地沾染泥沙等杂物,若沾染的杂物过多,则无法漂洗干净,从而影响其品质和服用。

蟾衣分离器如何做到蟾蜍每月可蜕三张蟾衣

首先,我们要有充足的食物供蟾蜍捕食,使其表面密布黑点,这是蟾蜍蜕下高含量外衣的前提条件.任何生物均有自我保护的功能,我们将蜕衣的蟾蜍极度饥饿,这就会强迫自己蜕衣来充饥,以维持生命.在养 殖环境食物充足的前提下,通过饥饿法可使蟾蜍每月蜕3张蟾衣。



蟾衣分离器如何做到蟾蜍冬眠也蜕衣

当自然界普遍温度低于10℃时,蟾蜍进入冬眠期。要使蟾蜍冬眠期也蜕衣,首先我们应了解蟾蜍为什么要冬眠,其一,自然界气温低于它不适应;其二,冬季自然界没有昆虫供其捕食,它只有通过休眠降低体能消耗维持生命。那么,要变蟾蜍为冬养就必须解决以上两个问题,食物,通过人工加温和人工培育饵料同样可使蟾蜍在冬季也蜕衣。



蟾衣分离器如何让蟾蜍白天也蜕衣

蟾蜍在自然界大部分在夜里蜕衣,因此将可蜕衣的蟾蜍置于黑暗的蜕衣场地,可使蟾蜍白天亦可蜕衣。



蟾衣分离器的作用

通过蟾衣分离器,无需人工守候采衣节省人力与时间,按照手工方法,把将要脱衣的蟾蜍分离后工人守候采衣,防止自脱自食。使用蟾衣采集器后,免除了守候的问题,大大节省了人力与时间。


 一、取酥操作:   采集蟾酥,一般在每年5-8月进行。所需的工具有挤浆用的夹钳或剪刀,中号直头止血钳或镀铬镊子,铜质或铝质的圆勺状夹子,装浆用的直径为12-26厘米的瓷盘,刮浆用的长约10厘米的竹片(一端削片刀状),晾晒用的玻璃板等。采集蟾酥的方法有挤浆法和刮浆法两种。   1.挤浆法:左手捉蟾,右手持夹钳,适度用力夹挤,挤尽耳后腺体的浆体,白色浆液接到瓷盘内,用竹片刀刮平、刮匀,须注意夹钳用力要适度,不可挤出血液和撕伤耳后腺皮膜。   2.刮浆法:用铜质镊子在耳后腺的疣突上适当用力刮取浆液,然后用竹片刀把镊子上的浆液刮入瓷盘内。   二、蟾酥加工:   采完蟾酥要进行加工。将刮取的浆液放置瓷器盆内,用80号铜筛过滤,再过120号细铜筛。在筛的反面刮下净浆液,均匀涂在玻璃板上晒干或烘干。干后剥下即成片酥。若遇气候干燥时,可将凝结的浆液用竹子刮到干净的白布上,集中起来用手捏成团块,晒至全干即成团酥也叫块酥。   为了提高产量,可以临时采取用竹竿刺痛蟾蜍头部,或用辛辣的蒜头和辣椒等纳入口中,或将其置于四面放镜的缸中让其惊恐急躁等方法,使其蟾酥分泌量增加。   采集后的蟾蜍,先放入旱地喂养,以防伤口感染。两周后又可再采。一只两年生蟾蜍夏秋两季可采3-5次浆,一般饲养5千克蟾蜍每年可收蟾酥500克以上。事前与当地医药部门取得联系,以便取酥制干以后可交售。   三、注意事项:   1.在整个取酥操作和加工过程中,切忌与铁器接触,否则变青色而不能用。   2.若捕到蟾蜍耳后腺空瘪的,此系已刮过浆的蟾蜍。应随即放开,以利繁殖。   3.刮浆时应注意防止浆液射入眼中。   4.所用的工具设备要冲洗干净,以防杂物渗入,影响成品质量。

以上内容为蟾衣分离器的原理是什么?具体详情与蟾衣厂家联系。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