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18235003769 13509702369
主营产品:
,山西肉牛,山西肉牛场,山西忻州肉牛,山西肉牛价格,山西肉牛养殖等
供求内容:
山西肉牛的发展还有发展空间吗。周军[畜牧站长]。1. 我国优质肉牛生产无专门化肉用品种
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育成了不少优秀的肉用品种,如夏洛来、利木赞、海福特等。但我国至今没有培育出专门化的肉用品种。牛肉生产主要依赖于黄牛品种如鲁西牛、南阳牛、秦川牛等,以及引入品种的杂交后代,优良的肉用品种资源匮缺。
2. 肉牛良种化程度低
目前我国黄牛的改良率不足15%,本地良种肉牛及外来改良牛之和仅占35%,与国外肉牛业生产所用专门化品种杂交配套系有很大差距。良种化程度低是制约我国优质肉牛生产的最根本因素,造成增重慢,牛肉质量差,饲养成本高。基层推广体系不健全,推广人员少,待遇差,素质不高,且有相当数量的基层站点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配种等技术水平亟待提高,对新品种、新技术掌握滞后,必要的冷藏设施和仪器设备严重不足等,严重影响了畜禽品种的改良和优良品种的推广进程。
3. 肉牛生产周期长
国外15~18月龄的肥育去势公牛的平均屠宰重为582千克。母牛产犊间隔不超过12个月,而我国出栏的肉牛中18月龄的商品牛很少,6月龄的商品牛根本没有,一头肉牛从配种受孕到产犊需9个半月,从犊牛到育肥牛出栏又需要18~20个月,生产一头肉牛需28~30个月。除品种因素外,原因为:繁育体系不健全,大多养殖户对牛群数量追求远远超过牛群的质量,见母就留;饲养管理不科学,大多数肥育场采用“低精料长周期”的育肥方式,造成肉牛出栏周期相对较长;饲养方式与国外有差距,肥育过程中饲料、品种、年龄都相差很大,造成育肥期长,效率低。
4. 商品肉牛出栏率低
2004年我国肉牛出栏率达26.7%,与发达国家(美国36.52%、欧洲43.74%)相差很大,并且我国肉牛平均胴体重147千克,比世界各国平均205千克低的多;且我国肉牛存栏平均产肉量仅为45千克,而发达国家平均每头存栏牛产肉量为120千克,美国为115千克,一头肉牛的胴体重相当于我国2.3头。
5. 繁殖成活低
我国母牛繁殖成活率平均为72%,本地黄牛体型小,往往因胎儿过大而难产,杂种牛犊的难产率高于当地黄牛的值。冷配技术人员操作不规范也人为造成多种不孕症,延长生殖间隔。
6. 死亡率高
国内肉牛的全程死亡率高达5%,直接经济损失达90~150亿元。动物的传染病严重地影响了我国肉类及其制品进入国际市场,每年因疾病死亡造成的严重的经济损失。特别是接近临产的总的犊牛死亡率为6.1%。临产死亡的犊牛中最大部分(72%)是死于难产,犊牛死亡率和发病率高的直接原因是营养缺乏和管理不善。
7. 肉质差
国产牛肉大多为中低档牛肉,优质牛肉很少,造成出口牛肉价格不足世界平均数的80%。国内的大宾馆、饭店及外资餐厅,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数目不小的牛排、小牛肉等高档牛肉。
肉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产水平低,资源浪费严重,牛肉品质较差,不适应市场需求。我国牛肉生产仍定位在追求产量型模式上,出口高档牛肉每吨可达3500美元左右,一般牛肉每吨仅1500美元左右。国产牛肉中优质牛肉所占比重太小,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我国还没有专用的肉用牛品种,改良比例仅30%,个体小,产肉率低,平均胴体重仅147千克。因此必须加速牛的改良,提高养牛业的生产水平。
实现养牛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山西肉牛业发展空间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