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0546867 15801366285
主营产品:,梅花鹿,致富,养鹿,,,等
供求内容:这是一个占地20亩的养鹿场,每年这个时候,鹿场的主人蒋玉莲夫妇在喂鹿时,都要这么严阵以待,因为,这个季节正是的发情期。
蒋玉莲:它这一刻护着母鹿,不给我们人接近,关键是这种样子的。
在这个梅花鹿养殖场里,一共有200头梅花鹿,市场价值200多万元。但这些温顺的梅花鹿在发情期却是异常的凶猛,蒋玉莲夫妇没有少吃苦头。
丈夫 夏武斌:它就这样,对着你来了,对着你来它就顶,为什么呢,它护母鹿。
蒋玉莲:它以为你进来干什么了,它以为你来抢它的母鹿了。
丈夫 夏武斌:打一个比方,就像人吃醋一样的。
现在,蒋玉莲通过社会认养梅花鹿、经营鹿茸鹿血,创造了财富,然而,老邻居们常谈起蒋玉莲,说到的不是她的财富,而是她家遭遇的那场不幸。
邻居 周秀英:她儿子又生病,她可怜哦,可怜没钱给娃看病,伤心得不得了。
蒋玉莲养殖梅花鹿,就是被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逼上梁山,究竟是一场什么灾难,使她的财富包含着人生的苦难与艰辛,也使她创业的每一步,都承载了超越财富之外的不同寻常的意义。
蒋玉莲一家是双下岗职工家庭,夫妻俩都在工厂里打零工,一个月收入加起来不到3000,还要供他们唯一的儿子上学,这样的家庭是不允许出任何意外的,但意外偏偏就真的发生了。
2005年7月的一天早晨,蒋玉莲做好了早饭,去叫儿子起床,但儿子的一句话,让她感到五雷轰顶。
蒋玉莲:他躺在那个地方,他说妈妈不行了,他说我真的走不了,你要拿拐棍给我拄。
昨天儿子还好好的,怎么一觉醒来,双腿就疼痛难忍呢?蒋玉莲心急火燎地把儿子送到医院,大夫诊断后,告诉了蒋玉莲一个残酷的事实。
主治医生 蔡惠英:两种病,一个是强直性脊柱炎,第二个是股骨头坏死。那么强直性脊柱炎能引起病人瘫痪,哪个人得了这种病,确实治愈的希望很小。
目前,世界上对这种病还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发展的结果是造成患者瘫痪,因此被医学界称为“不死的癌症”。
主治医生 :他已经很严重了。
记者:会发展到什么阶段?
主治医生 :那就残废了。恐怕也就一年吧,半年一年。
蒋玉莲不肯相信眼前的现实,带儿子跑遍了南京市所有的医院,但诊断结果都一样,就在她即将绝望的时候,在南京鼓楼中医院,发现了一种促进小孩骨骼生长的注射用生长激素,蒋玉莲彷佛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蒋玉莲:我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字面理解,促进骨头生长,我骨头坏了,我让它生长,它不坏死就可以了,让我儿子这个骨头不坏死,我儿子就能走路了。
但是从来没有临床医学证明生长激素可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和股骨头坏死这样的病症。
记者:有没有治愈的先例?
主治医生 :没有知道的,到目前国内恐怕还没有。
尽管没有先例,但这是蒋玉莲唯一的希望。然而这种针剂非常昂贵,当时一针要382元,一天要打两针,一个月就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为了挣钱给儿子治病,蒋玉莲夫妻俩开始拼命打工挣钱,蒋玉莲自己一天要打四份零工。
蒋玉莲:怎么办我就拼命啊,拼了命的干吧。早晨四点多钟起床,给我儿子把早饭的东西搞好,然后我就要出去给人家送报纸。7点半钟到人家幼儿园去打扫卫生,当保洁员的那种。到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三四点钟,我回来,就要串羊肉串。一般要到晚上7、8点钟,人家就结束了。8、9点钟回来,给人家做一份,到酒店里面给人家打扫卫生。有时候要迟了就11、12点。
然而挣的总没有花的快,不到5个月,已经欠下了十几万的外债,蒋玉莲感到对儿子深深地内疚。
看着蒋玉莲陷入了山穷水尽的境地,主治医生给她提个了醒。
主治医生 蔡惠英:鹿茸血是补肾温养的,所以用鹿茸血来补肾温养使骨头恢复得很好,这是有中医理论的。但是也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用。
医生告诉他鹿茸和鹿茸血里也含有很多生长激素,质量最好的是梅花鹿的鹿茸血。由于不好保鲜,药店出售的鹿茸血都被做血酒,但在南方市场很难买到,而鹿茸的价格也十分昂贵。
药店售货员:这是按照一对一对的卖,一对卖900块。这个算便宜的,要是好的要100多块钱一克。那个鹿茸啊,鹿才长出来的那个茸,那个里面含有血,那个叫血片鹿茸,那个是最好的鹿茸。那个可能要到鹿茸厂去买了,到养鹿场。
儿子躺在床上,翻身都困难,家里负债累累,生活山穷水尽,这些都没能够动摇一个母亲为儿子治病的决心,2006年3月,蒋玉莲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那我自己去养。我自己一边创业,我去救儿子。如果这个真的对他没用,我自己去创业能挣到一笔钱,能挣到钱我就能救我儿子了,我儿子也有希望了。
2006年3月蒋玉莲卖掉了市里100平米的房子,把儿子寄养到奶奶家,在六合区平山林场租下了一片荒山。5月,她拿着卖房子的60多万和小叔子那里借来的20多万元,坐了三天硬座火车到东北长春,买了98头成年梅花鹿。连鸡鸭都不知道怎么养的蒋玉莲,开始白手起家。
蒋玉莲凭着自己的执着和坚毅,让儿子重新站了起来,同时她也从月收入1000多元的下岗女工,变成年产值超过百万的企业主。
蒋玉莲:我吃再大的苦,我们夫妻俩都感到很欣慰了。我儿子现在能到今天这种地步,我们就已经感到很高兴了。就是说我哪怕事业不成功,我儿子能身体好了,我就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