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蟮的几种养殖技术

    一、黄鳝生态养殖技术 

  鳝鱼是一种喜居沟渠,田塍旁、池塘边,钻穴打洞,昼伏夜出摄食水中小昆虫,蚯蚓及浮游动物等食物的特种水产品,人工饵料养殖成本较高,靠收集野生饲料,常常货源不足,费时费力,如何解决饵料问题,笔者在湖南采用的黄鳝生态养殖技术做如下介绍,供参考。 

  1 建池 

  选用鱼池面积334平方米,池深1.5米,坡度75°,用水泥浆抹光,鱼池四周高1米左右,池内浮泥深度30厘米、池底为黄色硬质池底,将浮泥每隔1米堆成高为25厘米,宽为30厘米的成“川”字形小田塍,池塘内周围留1.5米左右的空地种草,供后期幼蛙生长的场所,用鱼网或薄膜圈围空地四周,因围栏较结实,幼蛙很少外逃。 

  2 鳝种投放前的准备 

  鳝种放养前一个月,分两步准备工作,前期为:在农历2月初,334平方米水面投放生石灰60公斤全池泼晒,并放水70厘米,然后施肥,其中过磷酸钙40公斤、碳酸氢铵40公斤、猪粪500公斤、池水pH值在7以上,培肥和调节水质的目的,有利于培育水质、摇蚊幼虫等浮游动物。后期的准备工作为,在鳝种放前10天左右,到野外采集抱卵青蛙20公斤,土蛙20公斤,投入鳝池孵化,并采集具有悬浮性的杂草投放鳝池,做好青蛙的接产工作,当70%的青蛙产卵并孵化后,浮游动物成堆成团悬浮水体时,即可放入鳝种。 

  3 鳝种的投放 

  农历3月初10,在市场上挑选70公斤无病、无伤,规格在40尾/公斤左右的种苗投放池内,泥鳅120尾/公斤规格的种苗10公斤,此规格的鳝种在野外生长达2年左右,生长期进入高速状态,鳝种入池后两天钻入泥垛里穴居。 

  4 鳝种入池后的管理 

  鳝种入池后,池内生长着高密度的浮游动物和青蛙孵化的小蝌蚪,生物饵料丰富,整个管理工作以调节水质为主,水质控制在pH值7以上的微碱性状态下,以利浮游动物的繁殖和小蝌蚪的生长,因小蝌蚪摄食水体中如蓝藻类浮游植物,所以每隔10天投放猪粪200公斤,结合生石灰10公斤,在鳝种入池后20天左右,土蛙开始孵化,接产方法同青蛙一样。 

  5 鳝鱼中期管理 

  端午节后,土蛙繁殖完毕,青蛙蝌蚪在池内存有大量基数,没有被鳝鱼吃完,转为幼蛙,爬上池岸草丛中生长,由于幼蛙生长的空间有限,傍晚时在鳝池草丛中安装白炽灯两盏,灯光诱蛾诱蚊,使其群居草丛中供幼蛙取食,此时鳝鱼继续摄食土蛙蝌蚪和浮游生物,培管工作仍以调节水质和培肥水质为主要工作。 

  6 后期管理 

  农历进入6月中旬,大量未食完的土蛙蝌蚪转入幼蛙,上岸生长,此时鳝鱼只剩下浮游动物取食,及时靠人工补充,每天用小抄网在草丛中抄起鳝鱼体重3%左右的幼蛙,与傍晚时用70度的温水闷死投入鳝池,并增高水位90厘米处,调节水质继续培育浮游动物喂养鳝鱼,直到八月幼蛙被食完。鳝病的防止,主要防止梅花病,在前期,中期和后期,将10只蟾蜍用树枝打伤表皮,蟾酥白浆鼓出后投入鳝池,效果良好。 

  7 收获 

  从农历三月初十,鳝种投放到八月中旬幼蛙食完,在没有投喂野生饵料时,历时5个月的生态养殖,直到元旦收获,放干池水,用手翻开土垛和池泥,共收鳝鱼420公斤,平均尾重150克左右,销价16元/公斤,高于鳝鱼旺季上市价格。收获成鳅40公斤、销价8元/公斤,扣除种苗费560元,电费80元,建池费300元,实际获利6200元,以上是鳝鱼生态养殖整个过程,供水产爱好者参考。 

  二、网箱养黄鳝技术 

  网箱养黄鳝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高科技养殖项目,它具有高产、高效益的特点。网箱养鳝具有不占耕地,基建投资省,效益显着等好处,而且机动灵活、适应家庭养殖,便于均衡上市、储存,是农村致富的好门路。 

  1、网箱的制作与设置 

  (1)网箱材料: 

  箱体常由聚乙烯编织而成。网线规格视所养鳝大小而定。框架起支撑箱体作用,常用毛竹或方块木条的框架,用塑料泡沫做浮子,连结框架四角,沉子常用砖块,大小灵活掌握,网箱通过钢绳和锚固定在水面上。 

  (2)网箱制作: 

  网箱一般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其体积大小因所养鳝苗多少而定,一般养法多为1×1×1立方米,在敌害较多的水面,多采用双层网箱。 

  (3)网箱设置: 

  设置水域要求天然饵料丰富,一般选择水底多杂草的地方为好。网箱设置避风向阳,水流速在0.1米/秒以内为宜。 

  2、选好黄鳝种苗 

  养黄鳝种苗是关键。种苗最好是用人工培育驯化的深黄大斑鳝或金黄小斑鳝品种,黄鳝苗大小以每公斤50—80条为宜,放养密度一般以每平方米放鳝苗2—3公斤。 

  3、投喂配合饲料 

  首先安装好饲料台。饲料台用木板或塑料板都行。面积按网箱的大小而定,低于水面5厘米。然后投放黄鳝种苗。前3—5天不要投喂,让黄鳝适应环境。从第4—6天开始喂饲料。每天下午7点钟左右投喂饲料最佳,此时黄鳝采食量最高。网箱养殖黄鳝以配合饲料为主,适当投喂一些蚯蚓、河螺、黄粉虫等。配合饲料配方为:鱼粉21%、饼粕类19%、能量饲料37%、蚯蚓12%、矿物质1%、酵母5%、多种维生素2%、粘合剂3%。用此配方饲料投喂,投喂量按黄鳝体重的3—5%。每天投喂1—2次,定时、定量。饲料6—8个月,20克的黄鳝苗可长到250—350克。 

  三、黄鳝无土流水饲养 

  黄鳝无土流水饲养与常规的静水有土饲养法相比,具有生长快、成本低、产量高,起捕方便等特点。其技术要点如下。 

  1、 建池。选择有常年流水的地方建池,池最好建在室内,用水泥砖砌,每个池2-3米2,四周池壁高40厘米左右,在池的相对位置设3-4厘米的进水孔1个和排水孔2个。进水孔与池底等高,排水孔1个与池底等高,另1个高出池底4.5厘米,孔口都要装金属网罩防逃。 

  2、 放养。池建好后,将总排水口塞好,灌满水浸泡5-7天以上,然后将水放干,再将底下的1个排水孔塞住,保持每个小池有少量流水,水深4-5厘米。鳝种放养前用0.001%孔雀石绿溶液浸洗3-5分钟,防止霉病发生和清除鳝鱼体表的寄生虫。鳝种消毒后及时放养,每米放4-5公斤。 

  3、 投饲。鳝种初放时不肯吃人工投喂的饲料,需要进行驯饲。驯饲的方法是:鳝种放养后2-3天白天不投饲,在晚上进行引食。引食饲料可用蚯蚓、蚌肉、螺肉等,将饲料切碎,分成几个小堆放在进水口一边,并适当加大流水量。第1次的投饲量为鳝种总量的1%-2%,以后逐渐增加到3%-5%。等到吃食正常后,可在引食饲料中掺入蚕蛹、蝇蛆、煮熟的动物内脏和血、鱼粉、米糠、瓜皮等饲喂,第1次可加1/5,同时减少1/5的引食饲料。如吃食正常,以后每天增加1/5,5天后即要取消引食饲料。 

  4、 管理。注意保证水流畅,防止鼠、蛇及寄生物为害。饲养一段时间后,同一池的鳝鱼如果出现大小不匀时,要及时将大鳝分开饲养,以防止大吃小现象发生。 

  四、有土静水网箱养殖黄鳝技术 

  网箱养殖黄鳝具有占地小、投资省、周期短、效益高的特点,已成为我地养殖户调整渔业生产结构的首选项目,现总结本地一些养殖户的成功做法,供大家参考。 

  1 塘口选择 

  要求水源丰沛,水质清新,环境安静,进排水方便,新建的土池要求埂高1米,池底宽3米,长7——8米,池埂、池底不渗漏,进水口一边的池底稍高,以利于进排水。 

  2 网箱设置 

  网箱可用聚乙烯网片制成,规格为3米X8米X1.5米,上沿高于池埂0.5米,接头部分绞合紧密,防止黄鳝逃跑,四角用毛竹固定。设置完毕在箱底堆积一层0.35——0.4米厚的硬泥块,泥块中间用农作物秸秆填充,起支撑作用,便于黄鳝穴居。加水后在网箱中移植水花生,供黄鳝遮荫、栖息,放养前7天用二氧化氯彻底消毒,浓度为1克/立方米。 

  3 放养鳝种 

  3.1 苗种来源 

  取自本地鳝笼张捕的鳝种,药捕、电捕、钩钓的鳝种不能选用。 

  3.2 苗种选择 

  选择体色黄、体质健壮的鳝种,剔除体色青灰、有病有伤和规格过大的鳝种。 

  3.3 放养密度 

  一般每平方米可放养规格25——50厘米的鳝种1.5——2千克,同一网箱中的鳝种规格要尽量整齐,放养时间在每年的4——5月份,放养前,鳝种用20克/立方米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10分钟左右。 

  4 黄鳝的驯食 

  黄鳝的视觉较差,但嗅觉特别发达,黄鳝的取食主要靠嗅觉,且对某种饵料的味道有特殊的记忆功能,如果一开始投喂蚯蚓、蝇蛆等饵料,投喂一段时间后改喂其它饵料黄鳝会拒食,因此,必须做好黄鳝的驯食工作。 

  黄鳝下池2——3天后,即可开始驯食,开食饵料不宜选择蚯蚓、蝇蛆,可用小杂鱼、螺蚌肉开食,驯食第1天,每50千克黄鳝投喂0.5千克,以后逐日增加,到第7天增至黄鳝总重量的2%,1——2天后,待黄鳝摄食情况稳定,将投饵量减少80%,使黄鳝处于饥饿状态,这时可以根据当地饵料来源状况,添加其它价格低廉的饵料,如猪血,杂等,以后逐日增加其它饵料的投喂量,到第7天恢复到黄鳝总重2%的水平。驯食结束后,可在网箱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