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小龙虾池塘养殖技术

 一、淡水小龙虾市场与前景

    淡水小龙虾学名称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北美洲,1918年日本由美国引进,1925年由日本移植到我国。最初在江苏的北部,50年代初即在南京出现。我国水产界20世纪70年代也有少数单位开始养殖淡水小龙虾,武汉市汉口养殖场于1974年从南京引进试养。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一些专家、学者一直呼吁,提倡将淡水小龙虾作为一种水产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湖北省水产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于20世纪80年代初即开展了淡水小龙虾的生物学研究及养殖研究工作,但淡水小龙虾的人工养殖只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逐渐初人们所重视。直至2003年由潜江市一位回乡农民工在一片低湖稻田发现淡水小龙虾特别多,就购置网片大面积围拦,发展到目前淡水龙虾的野生寄养的生产模式。

    淡水小龙虾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几角钱50克到目前15元500克,由食虾球到食大虾,其中以麻辣为特色的油焖大虾吃法风靡全国各地,南京惠民桥市场60克的小龙虾24元500克,40克的小龙虾16元500克,在饭店60克的小龙虾13元/只。襄樊区域近3年来淡水小龙虾野生寄养面积已发展到近6万亩,市场30价格克左右约9-15元500克,2008年食高峰季节襄、樊两城大小餐馆日食大虾量约6000Kg。湖北区域淡水小龙虾加工企业约9家之多,主要出口于欧盟国家。

    二、淡水小龙虾池塘养殖

    池塘饲养淡水小龙虾,在粗放饲养的情况下,对水体水质和池塘条件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有水,水中有机质较多即可进行粗放饲养;但如果要充分利用水体,提高单位水体的虾产量,则要对池塘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造,辅以投喂饲料和日常管理,进行池塘精养。

    1、池塘清整

    饲养淡水小龙虾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埂要有一定的坡度。面积以3-5亩为宜,水深0.8-1.2m。新开挖的池塘和旧塘要视情况加以平整塘底、消除淤泥和晒塘,使池底和池壁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尽可能减少池水的渗漏。

    虾类活动的场所与鱼类有所不同,虾类活动的场所是能够使其附着的水体底面积和池塘中的水草茎叶,即水体中可供虾附着的面积越大,则可放养虾的数量越多。淡水小龙虾喜欢在洞穴或阴暗处栖息,因此可在池埂四周平行搭设2-3层竹席,竹席第一层设在水面20cm处,长2-3cm,宽20-30cm,两层之间的距离为15-20cm;平行的两片竹席之间要留30-40cm的间隙,供淡水小龙虾到浅水区活动。

    池底25-30%左右面积种植水草,供淡水小龙虾在蜕壳时躲避敌害的侵袭和栖息用。饲养前期在水草未长出时,可用陆生植物扎成草把放在池塘四周,离地埂1.5m处,每隔3-5m放一束,每亩放20-30束。

    2、池塘消毒

    池塘清塘消毒,可有效杀灭池中的敌害生物如鲶鱼、泥鳅、乌鳢、蛇、鼠等;争食的野杂鱼类如鲤、鲫鱼以及致病菌。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生石灰消毒:生石灰有干法消毒和带水消毒两种。干法消毒法:池塘留水10cm左右,每亩用生石灰60-80kg,全池泼洒,再经3-5天晒塘后,灌入新水。带水消毒,每亩水面以水深1m计算,用生石灰125-150kg溶于水中后,全池均匀泼洒。

    漂白粉消毒:将漂白粉完全溶化后,全池均匀泼洒,用量为每亩15-20kg(含有效氯30%),漂粉精用量减半。

    有些地方用茶饼清塘消毒,效果也很好。

    3、种植水草

    “虾多少,看水草”,在水草多的池塘养虾,成活率高。淡水小龙虾食性杂,摄食的水草有苦草、轮叶黑藻、凤眼莲、水浮莲和喜旱莲子草(水花生)等。在池中种植水草,为虾提供了隐蔽、栖息的理想场所,也是虾蜕壳的良好场所。但水草的种植面积也不能过多,否则会因水草过度茂盛,在夜间使池水缺氧而影响淡水小龙虾的正常生长。一般种植水草的面积以不超过池塘总面积的1/3且呈零星状分布为宜。

    4、进水和施肥

    水源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无有机物及工业用重金属污染。向池中注入新水时,要用60-80目纱布过滤,防止野杂鱼及鱼卵随水流进入饲养池中。同时施肥培育浮游生物,为虾苗在入池后直接提供天然饵料。往虾池中施肥,最好选用有机肥料,如施发酵过的有机草粪肥。施用量为每亩75-100kg,使池水有一定的肥度。在虾苗放养前及放养的初期,池水水位较浅,水质较肥;在饲养的中后期,随着水位加深,要逐步增加施肥量。具体要视水色而定,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5-40cm。

    5、虾苗放养

    放养和放养量:清塘后7-10天,池水药效消失,而此时正是虾苗的适口天然饵料如轮虫、枝角类等浮游生物繁殖的高峰期,此时即可进行放苗。放苗前要进行“试水”,如果试水虾活动正常,无死亡现象,说明池水药性完全消失,即可放苗。

    对放养的虾苗虾种质量要求是:

    (1)、规格整齐。稚虾规格在0.8cm以上,虾种规格在3cm左右。同一池塘放养的虾苗虾种规格要一致,要求一次放足。

    (2)、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无病无伤,生命力强。

    (3)、野生淡水小龙虾虾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人工驯养后再放养。

    淡水小龙虾虾苗放养量视虾苗的规格大小、放苗的时间及池塘条件灵活掌握。放养虾苗的时间要依据饲养的方式来决定,具体有以下几种:

    (1)、夏季放养模式。以放养当年孵化的第一批稚虾为主,放养时间在7月中下旬,稚虾规格为0.8cm以上,每亩放养3-6万尾。

    (2)、秋季放养模式。以放养当年培育的大规格虾苗或虾种为主,放养时间为8月中旬至9月。虾苗规格在1.2cm左右时,每亩放养2.5-4.5万尾;虾种规格在2.5-3cm时,每亩放养2-3.5万尾。少部分年底可达上市规格,大部分要到翌年6-7月起捕上市,商品虾只重25g以上。

     (3)、冬春放养模式。一般在12月份或翌年3-4月放养。以放养当年不符合上市规格的虾种为主,规格为每kg100-200只,每亩放养1.5-3万尾。经过冬、春两季养殖,到6-7月起捕上市,商品虾只重可达30g以上。

    6、饲料投喂

    在淡水小龙虾的饲养过程中,饲料的投喂,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按照淡水小龙虾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搞好饵料组合。虾苗虾种阶段,主要摄食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以及水生昆虫幼体,因而应通过施足基肥、适时追肥,培养大量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以及水生昆虫幼体,供虾苗和虾种捕食。同时辅以投喂人工饲料。8、9月是淡水小龙虾快速生长阶段,应以投喂麦麸、豆饼以及嫩的青绿饲料、南瓜、山芋、瓜皮等为主,辅以动物性饲料。5、6月份是淡水小龙虾亲虾性腺发育的关键阶段,而8、9月则是淡水小龙虾积累营养准备越冬阶段,此时应多投喂动物性饲料,如鱼肉、螺蚬蚌肉、蚯蚓以及屠宰场的动物下脚料等,充分满足淡水小龙虾生长发育对营养的要求。

    (2)、按照淡水小龙虾的摄食特点,科学投饵。淡水小龙虾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夜晚出来活动觅食,淡水小龙虾还具有贪食和相互争食的特点,因而在饵料投喂上,每天要早晚投喂2次,投喂量以傍晚投喂为主,投喂量要占到全天投喂量的60-70%。淡水小龙虾的游泳能力较差,活动范围较小,且具有占地的习性,因此饲料的投喂又要采取定质、定量、定时、定点的方法,投喂均匀,使每只虾都能吃到,避免争食,促进淡水小龙虾均衡生长。

    (3)、按照天气、水质以及淡水小龙虾的活动吃食状况,合理投饲。淡水小龙虾生长的适宜水温为20-32℃。在8-10月,水温20-32℃、水质状况良好的条件下,淡水小龙虾的摄食相当旺盛,通常动物性饲料的日投饵量可按池中淡水小龙虾体重的8-12%安排,干饲料或配合饲料则为3-5%。淡水小龙虾的摄食强度又直接受水温、水质等环境因素所制约,因而每天的投饲量还要根据天气、水质以及淡水小龙虾的活动吃食情况,加以合理调整,天气晴朗、水质良好,淡水小龙虾活动吃食旺盛,应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