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鱼繁殖时期对水温、水质、光线和环境条件的要求较严格,哪一方面有差距都不成,如水硬度的高低、酸碱度的大小、水温、溶氧量以及鱼卵附着物是否符合要求,等等。有的热带鱼在平时饲养中,适应性比较强,在硬度较高、酸碱度差别较大的水中也能生长,但到了繁殖时期则不同,丝毫不肯迁就,否则就不能顺利繁殖,孵不出仔鱼。热带鱼种类多,繁殖要求的生态条件复杂,繁殖方式多种多样,要尽可能满足需要,以使人工繁殖利获得仔鱼。孔雀鱼适应性强,繁殖要求水硬度8度左右,但在十几度的水中也能产仔。一般卵胎生鱼类的人工繁殖比较容易、省事。
繁殖容器、用具、用水的准备:根据不同种类热带鱼对繁殖条件的不同要求,准备繁殖用容器、水草(金丝草、金鱼藻、狐尾藻)或其他人工鱼巢(棕丝)、砂石以及用水。大体型鱼类、产浮性卵鱼类和游泳快速的鱼类,要求宽大水体,要准备大的水族箱;小体型鱼、卵胎生和产沉性卵的鱼、爱静的鱼,繁殖容器可以小些。水质、鱼巢种类、光线明暗和水体环境条件,都应按不同品种的不同要求准备。繁殖容器要清洁无污染,并置于环境安静处。口上加网罩,既防亲鱼跳出,又能通气。
繁殖用水质的调整是件麻烦事,如果繁殖要求的水质与平时饲养水质的差距较大,需要全面调整,而调整好后,又因水质改变而使鱼一时适应不了,影响繁殖甚至失败。一般繁殖用水质比饲养时的水质提高氢离子浓度58.5nmol/L(降低pH0.2),提高水温1~2℃,并在进行充氧,然后放入亲鱼。对水质敏感,要求苛刻的鱼类,用自来水先要晾水排氯,具体时间视温度,可掌握在4~7天。不要用“海波”等化学法除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