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藕田养鰍
由于洞庭湖区特殊的地理位置,目前农业结构调整中提倡退田还湖,改种湘莲和菜藕在湖区藕田里放养泥鳅是一种新的种养模式,能使菜藕和泥鳅增产也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好路子。
3.1设施建设
根据湖区雨水情况,加高加固藕田四周田埂,使田埂高出最高水位20厘米,藕田底部和四周田埂必须夯实,田深60~100cm,田中水深30~50cm,藕田内靠田埂四周开挖围沟,沟宽100cm,深30~70cm,呈斜坡形,围沟四角各开挖一个2m*3m、深100cm的鱼窝,进出水口的防逃设施可用60目以上尼龙网制成拦网两层,并夯入泥中10~20cm。
3.2鳅种投放
由于藕田蓄水早,放鳅种的时间宜选在开春的3~4月,放鳅种前,每亩施生石灰60~70kg清田消毒,藕田中大量踏青(10~20cm厚),施加200~300kg有机肥,如腐熟猪粪、牛粪、鸡粪、鸭粪等,适当埋施碳胺和磷肥2周后水转绿时,放鳅种,每亩放体长3~5cm的鳅种30000尾。
3.3日常管理
鳅种放入后,要经常巡查田埂是否渗水,围沟、鱼窝和进出水口是否有漏洞在气压低、久雨不停或天气闷热时,要防止泥鳅浮头和泛池,根据水质情况,每周加水5~10cm每天上午6:00~9:00,下午4:00~6:00定时投放饲料,如腐熟菜籽饼、米糠、豆渣、碎米、鱼粉、蚯蚓等每天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温度、水质等情况随时调整当水温高于30℃或低于12℃少喂,甚至停喂,水温在12~30℃范围内,水温低投喂量少,水温高投喂量多,同时要定期检查泥鳅的生长情况,随时调整喂食、施肥以及冲注新水等措施。
3.4捕捉
10月下旬,水温在15℃以上时,用香饵诱捕法、冲水法捕捉以上两种捕捉法受水温影响较大,当水温低于15℃或高于30摄氏度,泥鳅活动减少,食欲下降,甚至钻入泥中,这时只能用排水捕捉法,可结合挖藕时采用干塘挖泥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