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鳖的放养

 (一)放养前的准备

    ①鳖池的修整与消毒,主要工作是认真检查防逃墙,进出水管中有无破损,并进行修整;如池底土质过硬,需添加新沙;然后按要求进行鳖池的清塘、消毒。待药性消失再进行放养。

    ②放养前应对幼鳖的数量和规格进行检查,以便制定放养计划和按鳖的大、中、小放养到不同的鳖池,避免大小混养造成相互残食。

    ③放养时间应选在4月中下旬之后或5月上旬、当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进行。

    ④放养前应对幼鳖进行药物浸洗消毒(参阅“鳖的疾病防治”一节)。

    (二)放养密度

    加温集约化养殖的放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一开始即为高密度,中间经过稀疏分养;另一种是开始放养密度较稀,至养成不再分养。如果幼鳖放养规格在150g以上,4月份放养密度定为10只/平方米~15只/平方米,总重量为1.5kg/平方米~2.25kg/平方米,到6月底7月初,经两个多月的饲养,单位总重可能增加1倍,即3kg/平方米~4.5kg/平方米,尾均重300g~400g。这时要把达到商品规格的捕起转到专池蓄养和出售,然后又按6只/平方米~8只/平方米的密度再加到养成池,到10月均重再增加0.5倍~1倍,个体重即可达到500g左右,单产2kg/平方米以上。

    如果考虑到夏季生长最快时捕捉分养会影响鳖的生长,索性在4月份分养时,即按6只/平方米~8只/平方米放养,一直养到年底出池,减少中间分养的环节。此种方式的缺点是商品鳖的规格不够整齐。

    鳖虽不像鱼,水中溶氧决定其容量和产量,但在一定范围内其放养密度和产量之间同样呈正相关关系: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单产也相应提高;但密度过大,产量和个体增重受到抑制,而且由于密度大,鳖之间互相咬伤严重,易感染病菌而引起死亡。

    常温鳖鱼混养,鳖种的放养密度和规格各地差别很大,目前还没有人做过最佳放养密度试验。但必须提出的是,个体太小的稚鳖,特别是刚孵出的绝对不能作为混养对象。

    鳖鱼混养,鱼种的放养和一般成鱼池相似。鲢占50%~60%,鳙占10%~15%,草食性鱼(草、鳊)占20%,杂食性鱼(鲤、鲫)占5%~10%,每667平方米的放养量控制在800尾~1000尾。鲢、鳙鱼种15cm~20cm,草、鲤10cm~15cm,经一年养殖,鲢可达600g左右,鳙可达1300g左右,草鱼1500g左右。

    鳖鱼混养池同样可以套养草鱼、鲢、鳙等夏花鱼种。套养应根据成鱼生产情况和池塘饲养条件来确定。如成鱼生长快,饵料丰富,每677平方米可套鲢夏花450尾~500尾,鳙夏花120尾~150尾,草鱼夏花100尾左右,鳊夏花50尾~80尾,鲤夏花30尾~40尾。

    鳖鱼混养池也可以进行轮捕轮放,如果鲢、鳙鱼种生长快,到7月~8月即达商品规格,则可捕大留小,适当增加夏花套养量。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