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豚的饲养管理知识(公豚和母豚)

把成年豚饲养到性成熟的阶段后,就要选出健壮的公豚和母豚进行种豚的管理,精心饲养,其余的作为商品豚饲养和处理。为了优选种豚,提高黑豚后代纯黑种群的质量,特别强调不能同代近亲繁殖,出现的变种有一个就淘汰一个。只有不断进行提纯复壮选育,才能保持纯黑品种,保持强壮、抗病力强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做好种豚的饲养管理。
  

1.种公豚的饲养管理
  (1)饲料配喂
  种公豚的饲养状况与饲料配比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饲料中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精液的数量和质量至关重要,所以对饲养种公豚的饲料要求营养成分尽量全面,使饲养出的种公豚既不肥又不瘦,身壮体雄,能保持繁殖体况。种公豚太肥了,就容易失去配种能力。在投放青料时,尽量以象草、嫩玉米秆叶或苞叶、稻草、甘蔗叶、胡萝卜、甘蓝等为主。不能喂散排精食物,应喂固精的颗粒饲料,也可喂小猪饲料,或投喂配方1(见15页)的配合饲料。在种公豚配种期间,每日投喂的饲料应含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以及烟碱等矿物质,日喂1~2次,并补足水分。
  (2)配种期
  公豚配种次数过多,持续时间过长,将直接影响精液品质,而且导致体力下降,性欲减退,危害公豚身体健康,缩短种公豚利用年限,使每胎产仔数量减少。发情期间,公豚交配次数不宜太频,一般每天1~2次,最多不能超过4次。春秋两季气温凉爽,公豚性欲比较旺盛,精液质量也好,配种产仔率和成活率都高;夏季气温高,公豚性欲下降,精液分泌量减少,有时会出现配种不受孕的现象,受胎率低。在夏季黑豚配种期,要在搞好防暑降温的条件下,使其发情配种。
  (3)配种的比例
  公母配组的比例,一般每组以1∶3远亲配种为好,选择年龄、体质、生产性能相近的公、母配组。经试验证明,1∶1配组每胎平均产仔5只,断奶前成活率为90.75%;1∶2配组各代每胎平均产仔4.25只,断奶前成活率为91.37%;1∶3配组各代每胎平均产仔4.7只,断奶前成活率为95.1%。一般按要求选配的配种组都能自然交配、受孕并产仔,但是在配种时要注意观察,若发现不受配的公豚咬母豚的现象,就要立即把该公豚拿出来,换上受配而不咬母豚的公豚进行配种。在配种时,不能将两个公豚放在一起,避免公豚间产生争配,互相咬伤。在配组过程中,应避免近亲繁殖或使用基因纯度不高的个体做种用。如果发现返祖变种现象,立即调换公豚或母豚。培育纯黑品种是比较复杂的,在培育过程中,必须做好公豚配种档案,做到优中选优,才能培育出更多更好的品种。
  

2.种母豚的饲养管理
  选出优良的母豚,进行精心管理,直接关系到各代黑豚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好坏。对于种母豚主要是做好怀孕期和哺乳期的管理。
  (1)怀孕期的饲养管理
  做种用的母豚应维持一般的营养水平,不过肥也不过瘦,否则不易受孕。饲料以青粗料为主,搭配少量精料,以保证母豚正常发育、排卵、受孕。母豚在配种半个月后,腹部渐渐膨大,此时,可把公豚隔离,让母豚怀孕期间在安静环境下得到充分的休息。母豚怀孕期为夏季60~65天,秋冬季65~70天,多胎妊娠期相对长些,少胎妊娠期相对短些。在母豚怀孕期间要饲喂富含蛋白质、钙、磷及多种矿物质的饲料。后期为了防止流产,应喂维生素含量高的青料。在精心饲养管理的同时,必须保证饲料新鲜、干净、多样化,绝不能投喂变质霉烂的饲料饲料也不能突然改变或更换;饲料投喂应定时定量,以免造成拒食、腹泻、流产和缺乳、死胎等不良后果。精料可参照配方1、配方3(见15、16页)加工投喂,在配制不便的情况下,可到饲料厂(店)购买小猪饲料,饲喂时用水调湿投喂。青料以象草和玉米苞叶、胡萝卜等为主。此外,还要搞好正常的饮食需要及环境卫生。
  母豚怀孕后,除把公豚分开,把母豚单独饲养外,还需保持环境安静舒适,严禁喧哗,并谢绝外来人员参观,绝不允许换舍和捉拿运输,防止母豚受惊造成流产。养殖池内应使用柔软的垫草。母豚排便不畅时,可增加含水量较多的青料,或者加少量雷公根,待粪便正常后停喂。
  母豚怀孕到60天左右进入临产期,临产前5~6天,乳头增大明显,行动迟缓,仔多时腹部拖地,行走困难,甚至卧地进食;产前2~3天,少食或不食。此时,不要误以为有病而乱投药,应尽量减少受惊,有条件的可用黑布或木板遮盖门窗,并铺上干净柔软的干草,使母豚躲在黑暗处做窝,在草窝中安静分娩。临产时,母豚会发出“咕噜咕噜”的低叫声,待其阴部流出羊水和紫红色或粉红色血时,分娩开始。产仔过程一般经1~2小时,幼仔体表羊水干后2~3小时,即起立行走,寻找母豚吸奶。
  (2)哺乳期的饲养管理
  母豚从分娩到幼仔断奶,这段时间为哺乳期。这段时间的饲养管理主要是保证母豚健康和幼仔正常生长发育。
  幼仔在断奶前的正常生长发育,完全依靠母豚的乳汁来哺育。虽然幼仔产出后3~5天便能进食饲料,但食量很少,不能满足幼仔对营养的需要。为确保幼仔健康发育,就必须提高母豚的泌乳量。在整个哺乳期,要给母豚投喂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饲料,特别是补充维生素含量高的饲料,每日可补喂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E以及钙片等。由于母豚分娩时体内失去水分较多,应投喂含水量多的青料,如象草、胡萝卜、红薯等,并且每天在日粮中增加一些牛奶或豆浆,以提高母豚的泌乳能力。
  在分娩后1~2天内,极少数母豚有吃仔或扒死仔的恶习。产生这种恶习的原因,一般与娩前受惊、缺食、缺水,或者窝内有异常气味等有关。为了防止这种恶性行为,在饲养母豚的过程中应供足饲料和水,补充富含维生素的多汁青料;精料可用少量水拌湿投喂,且窝内保持干净清洁。在分娩时,尽量避免人为观望或用手摸幼仔,让母豚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下分娩。对恶性难改的母豚应予淘汰。
  在哺乳期饲养管理中,如果发现母豚进食不太正常,食少或窝内粪便少,幼仔不吸奶等现象时,则每天早上都要观察母豚的粪便、尿样、食欲以及幼仔生长情况。如发现母豚奶水不足或患乳房炎、胃肠炎等疾病,应及时进行处理和治疗,幼仔及时采取人工喂奶等办法补救,否则幼仔生长发育将受到影响。
  在整个哺乳期的饲养管理过程中,为了确保母豚安静地分娩和哺乳,一般不进行粪便清理;投料时也要小心投放,尽量避免惊扰母豚。根据当地气候,要调节好哺乳母豚饲养室的温度,一般保持在20~27℃;夏季温度超过30℃,或无风闷热时,要淋泼清水或使用湿沙袋降温;冬天室内温度要保持在15℃左右,特别是在冬去春来时,气温变化大,不能让冷风直接吹到黑豚身上,以免母体、幼仔受寒导致疾病发生,影响黑豚正常生长发育。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