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豚的繁殖技术

黑豚是哺乳动物,其种群和数量取决于其繁殖速度和死亡率的高低、公母的性比例、生育次数、每胎产仔数、怀孕率、营养条件、食物来源、饲养场地周围环境气候的变化影响等。在人工养殖黑豚时要按照这些要求创造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条件,提供全价营养饲料,使其顺利繁殖,壮大种群数量。
  

1.公母的鉴别方法
  在鉴别性别时,用左手轻轻抓着黑豚的头颈背部,用拇指托住它的右肩,其余四指握住黑豚左肩及胸部,轻轻把它拿起来(此时应避免压迫胃部),使腹部向上,然后用右手拇指或食指轻轻推压其会阴部,看有没有阴茎出现或有无外阴部的形状。有阴茎者为公豚,有外阴部者为母豚。
  

2.黑豚的选种
  在新建立的黑豚群体中或在人工饲养繁殖的过程中,要时时注意选育优良品种做繁殖种。黑豚优良品种的特点是:体壮丰满,骨骼结实而粗壮,全身纯黑色,毛色光亮乌黑、密实而洁净,营养良好;举动灵敏活泼,头为平圆形,头颈、胸、腹紧凑,四肢整全而有力、无变形;眼清黑而明亮,无分泌物;鼻潮润,无脱毛现象,呼吸平稳;皮肤柔软而有弹性,无皮肤病,没有虱害。公豚身壮体雄,食欲性能好,抗病强,生殖器官发育好,睾丸大而左右对称,阴茎发育正常,性欲配种力强,性情温顺,易驯化;母豚体健壮大,食欲性强,抗病能力强,阴部发育正常而洁净,乳房发育良好,乳头突出,多胎多仔成活率高,发情正常,性情温顺,乳量多。
  

3.黑豚的配种
  黑豚性初期为母豚出生后40~60天,公豚出生后70~71天;母豚性周期12~18天,一般16天。为了保持品种优良,一定要在黑豚生殖器官发育完善,达到体成熟之后,才能让其交配,过早交配,仔豚发育会受影响。一般在母豚出生后2~3个月,公豚出生后3~4个月交配较好,这样生产的仔豚粗壮、性能好。
  母豚在性周期内,发情持续1~18小时,平均9小时,一般在下午5时到早上5时之间,在深夜交配效果好。母豚排卵往往是在发情将要结束的时候,此外,母豚在产仔后3小时内也发情并能排卵,配种如果选准在此时间为最佳,可提高受孕率。
  配种成功的标志:在配种时,要注意观察公豚追赶母豚时的情况,母豚亲昵温顺表示接受交配,不发情的母豚会抗拒公豚的追赶,并与公豚搏斗。鉴定交配成功的方法是,在交配后检查母豚阴道口有没有像胶一样的栓塞,这种栓塞是公豚精液和前列腺分泌物的混合物,根据有无这种栓塞,可断定黑豚是否配种成功。但是这种栓塞有时由于活动会脱落。必要时可取母豚阴道口的内容物检查,看看有无精子,从而确定交配是否成功。在母豚发情期,公母分居后就应掌握好这个大好时机,争取一次交配成功。
  在大群饲养时,多数采用3~4只母豚配1只公豚进行交配,切忌同时放2只公豚抢配母豚,这样容易产生争斗致伤,影响配种。如果作为原种繁殖,可采用一母一公的交配方式进行,如此时母豚还带仔,待其仔断奶后,再让它们同居配种,或者在母豚产仔后的半天内把公豚放入,在母豚发情时进行血配,此时多数配得成功,可提高繁殖率。在养殖研究过程中,我们为了寻找一种比较好的配种方法,采用过如下几种方式进行配种。
  (1)近亲自由交配方式
  这种方式即把同种繁殖出来的后代,待达到性成熟后,按1公1母、1公2母和1公3母各成一组(池)让其自由交配,每个组(池)产出的仔又照样分成3个组(池)不同代近亲配对。经过几代繁殖,结果1公1母方式,每胎产仔平均3.5胎,断奶前幼仔成活率都达到100%;1公2母和1公3母的多代近亲交配方式,平均产仔都在3胎以上,但代数多后必然出现返祖现象。众所周知,生物近亲近代交配必然出现变异、返祖、畸形变种等不良现象,不能繁殖出纯黑品种,并且这种变种还随着代数增多而增加,会出现体质弱化退化现象,因此绝对不能用于繁殖优质黑色品种,在饲养繁殖中一定要注意不要让近亲进行交配。
  (2)远亲交配方式
  远亲交配方式即是让不同父母代的远亲公母豚进行配种。挑选体质健壮,年龄相近,生育能力相同的不同父母代的性成熟公母豚按1公1母、1公2母、1公3母等组合,让其自由交配,各组产下的仔到性成熟时,又让各组互相交叉自由交配。这样经多组多次交叉自由交配产出的后代,受孕时间都在70天左右,平均产仔数每胎4只,断奶前成活率都在90%~100%。采用此种远亲交配方式,不管哪一代,只要是远亲组合交配的,都没有出现返祖杂种现象,能保持纯黑色毛品种。
  (3)远亲大群饲养交配方式
  挑选体质强壮、年龄及生育性能相近、抗病力强的远亲体成熟的黑豚分成不同的配种组,每组公豚2~4只、母豚5~10只,分组同群按常规饲养。这种远亲大群饲养交配方式的好处是:母豚发情时能找公豚及时受配,受孕率高;群养能形成受精卵的异质性,能提高后代的生命力,纯黑品种高;占地少,用工省,易管理;食欲旺盛,母豚能自由选公豚交配。但是不利于单个交配,往往出现公豚因争夺配偶而互相争斗咬伤的现象,有的公豚因争配次数过多而体力消耗过大,影响健康。由于多公多母群体饲养,母体产下的仔常常被踩死,伤亡率比较高。如果在母豚怀孕后,将其分出来单独饲养,待幼仔断奶离开母豚后,再把母豚放回大群饲养,这样可以减少伤害率,提高幼仔成活率。在此种群体远亲饲养交配组合中,一般以2公5母或3公8母搭配组合比较好,平均每胎产仔3.5~4.2只,幼仔断奶前成活率达81%~94.4%。
  (4)公、母豚临居交配方式
  公、母豚平时不在一起同居饲养,待母豚产仔断乳后或在母豚产仔后12小时内,把公豚放进母豚产地让其临居血配,交配成功后再把公豚隔离分居饲养。或者待母豚怀孕肚大时,把公豚隔离饲养。这样周而复始,由于公豚交配时间短,能保持精力充沛,母豚受孕率高,并能有效地保护母豚带仔,具有产出的后代强壮、成活率高、抗病力强等优点。实践证明,在饲养选育中,采用此种远亲公、母临居控制交配的方式较为现实和理想,平均每胎产仔3.7~4.4只,断奶前幼仔成活率达93%~97.1%,其中以1公2母临居饲养交配为好,若母豚太多,会因公豚精力消耗过大而配不上种,错过母豚发情期。
  (5)黑豚的妊娠、产仔和哺育
  在黑豚发情期,卵子从卵巢排出之后,经过输卵管到达输卵管膨大部,一旦与公豚的精子结合为受精卵,这样的受精卵就沿着输卵管不断向前直到子宫,在子宫壁着床,发育成胚胎。母豚血液通过胎盘绒毛膜内皮细胞向胚胎供给营养,使胎儿不断发育,母豚腹部随之膨大、下垂,直到拖地明显。怀孕末期,母豚乳房发育迅速。
  产仔前3~5天,母豚用牙拨开乳头边的毛丛,使乳头露出并清洁外阴部。临产前,母豚停食1~2餐,行动不安,有腹痛的表现,发出“咕咕”的低鸣声,后腿有弯蹲和排便姿势,随后排出羊水和血污。产仔时,幼仔头先出,身体很快落地,接着母豚咬断脐带吃掉胎盘,不断地舔干幼仔身体上的羊水。产仔一般用1~2个小时,刚下的仔体重50~100克,经2小时即能立起寻食母奶。母豚都在产地旁边喂奶。产出的幼仔3天后即吃青嫩青料,5天可吃精料,并开始奔跑,活泼可爱。由于母豚奶头只有2个,产出的幼仔只好轮流吸母奶或由人工补喂牛奶类,以提高成活率。一般产仔后育养14天可让母豚断奶,进行分开饲养,促进母豚身体恢复健康,以便再次配种生产。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