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的人工饲养技术 蝴蝶被誉为大自然的舞蹈家,飞动的花朵,不但为大自然增添了绚丽多彩的内容,而且被广泛用于各种艺术品和纺织品的设计,有些种类更是直接用于人们美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世界上已知蝴蝶约1.7万种,我国已知1800余种。我国对蝴蝶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在世界上是比较落后的。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交流的增强,各种新型农业形式不断涌现,如旅游农业、观光农业等,人们的观念也在改变,对于昆虫类也不再仅限于“吃庄稼的害虫”的认识,而是将其中具有重要经济资源价值的种类作为“
养殖对象”,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虫业”。蝴蝶的人工
养殖在“虫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开展蝴蝶
养殖,首先要确定
养殖的对象。根据个体大小、色泽情况、
饲料寄主的普遍程度和药用价值等方面,我们认为初始阶段可以选择凤蝶类为
养殖对象,摸索出一定经验后再根据市场需求更换饲养种类。 凤蝶为昆虫纲、鳞翅目、凤蝶科(Papillionidae)昆虫。其中的金凤蝶(Papiliomachaon)是著名的药用蝴蝶。本文即以此种为对象介绍蝴蝶的
养殖技术。 (一)形态特征 ①凤蝶科昆虫大多为中或大型蝴蝶,体色鲜艳,飞行迅速,触角锤状,如风蝶、金凤蝶和玉带凤蝶等。前翅三角形,后翅外缘波状。翅色黄色或绿色而有黑斑纹,或底色为黑色而有蓝、绿、红的色斑,常显现出灿烂的金属光泽。从其优美的体态和艳丽的色彩而言,凤蝶的美丽在昆虫类中首屈一指。前翅有5条径脉,后翅肩部有1个钩状小型的肩脉,第3中脉通常延伸成燕尾状———尾状突起,并有一条臂脉。凤蝶科种类主要为害芸香科、伞形科和马兜铃科等植物的叶。 ②卵圆球形,底面略平,初产卵浅绿色,表面光滑,多散产。 ③老熟幼虫体长20毫米,体表较光滑,前胸背畈中央处有一个可以向外翻出的分泌腺,外观呈“丫”字或“V”字形,称为臭角,黄色或发红色,非常明显。受敌惊扰时此腺翻出,并发散臭气,以驱敌害。整个幼虫期,幼虫会随龄期的增加而发生三四次色彩变异。 蛹为缢蛹,表面较粗糙,头端有分叉。 (二)生物学特性 金凤蝶又名黄凤蝶,和柑桔凤蝶相似,但体型较大,体翅金黄色,腹面和侧面没有黑条纹,前翅基部1/3处为黑色,散生着黄色鳞片。一年发生二代,5~6月份发生的为春型,体型较小;7~8月份发生的为夏型,体型较大,雌蝶比雄蝶的颜色浅。卵圆球形,淡黄色,每处只产1粒卵,多产在寄主植物的叶、花和芽上。 (三)人工饲养技术 1、种源。可以在金凤蝶喜欢取食的寄主植物上采集卵或幼虫,集中在规模种植的寄主植物上饲养。成虫比较难采集,而且一般直接采集数量少,配对饲养较困难。也可以购买专业饲养场提供的蝴蝶卵片或采收到的优秀品种的卵片,事先贴在一片软质塑料泡沫上,让泡沫吸足水后缚到遮阴好的花、树叶下,让其自然孵化。在此期间一旦发现泡沫全干即可浸水保湿(以达到绿叶上的自然含水率为佳)。 2、
饲料。蝴蝶类的饲养,既可采用天然的寄主
饲料,也可以采用人工半纯
饲料。成虫
饲料以自然花粉为最好,可将有花作物移入笼内,也可喂以蜜蜂花粉。方法是:将一软质泡沫置一盛满蜂蜜水的瓷盘中,让泡沫吸足蜜水后,再将蜜蜂所采的花粉团铺于其上,蜂蜜的浓度为10%。当蝶翅强健且飞舞频繁时,就须配以复壮性糖水营养液,促使蝶的迅猛发达。配方如下:蜂蜜10克、蜂王浆2克,牛奶7克,蔗糖6克,酷蛋白5克,酵母3克,花粉27克,水40克,拌匀入盘即可。在人工饲养过程中,蝴蝶从蛹中钻出时,不要惊动它,也不要担心其花纹会被枝叶碰损,因为此时蝴蝶在爬到枝叶上面之前,蝶翅湿润紧束,不易被碰损。当见到第一只展翅蝶时即可供应
饲料。 幼虫的寄主以胡萝卜、茴香、芹菜等伞形科植物为佳,可以多次使用叶面肥,促使叶片生长,提供良好的
饲料来源。幼虫发育到5~6龄即化蛹,可以将一些小树枝和禾秆放在笼内土地上或花盆上,以作成虫化蛹时栖身。此期间不要翻动枝杆,成蛹一般会藏于枝叶下或土壤中,如果发现成蛹还搁在枝叶面上受光受热,应将其转入下面土中,并注意保持土壤的湿度。 3、饲养室。蝴蝶饲养既可在室内饲养,也可以在室外罩笼饲养。 饲养室内必须四面有窗,屋顶还要开天窗,窗上用6~8目的尼龙纱布钉牢。屋顶要常检查,严防漏雨。将室内所有的蝶类主敌清除干净,如蜘蛛、蚂蚁、老鼠等。饲养室内栽种药用蝴蝶的寄主植物———伞形科植物,供蝴蝶产仔和幼虫取食。 羽化成虫可在养虫笼中集中进行,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提供便于柔弱成虫攀附的物体;二是保持较高的湿度。 4、成虫的交配。保证成虫的正常交配,是蝴蝶人工饲养成功的关键。在蝶类各科中,有许多种类过去饲养者不能或很少能保证它们在自然条件下交配。现在人工辅助交配技术在凤蝶科、粉蝶科,多数眼蝶科、许多弄蝶科、一些蛱蝶科种类中都获得了成功。 (四)注意事项 (1)在饲养中,要特别注重各龄虫态不可长时间的阳光直射。 (2)产卵前为了减少雌蝶的过多飞翔而引起疲劳,白天将雌蝶放入一面开口的纸箱中用纱网包住,内放一些糖水营养液浸泡的海绵和西瓜,等待雌蝶产卵放出。 (五)采收利用 1、作为药材。4龄幼虫即可采收。幼虫在伞形科植物的叶片上明显可见,先用酒将幼虫醉死,放瓦上焙干即成商品茴香虫。 2、成蝶加工标本。取出新鲜的金凤蝶,根据金凤蝶的大小,选择合适型号的虫针,从金凤蝶的中胸背部垂直插入。昆虫针在金凤蝶背上留8毫米长,再根据个体大小选用不同规格的展翅板,将标本插在展翅板的中缝,再拿镊子镊住左部往前拉,接着同样将右边的前后翅展好,最后再把触角拨针回定,即可放入45℃的烘箱内烘4天。必须要小心,拿出的标本干燥易碎,不能马上取下,过9小时左右才可取下;如无烘箱,也可在通风干燥的室内放15天左右取下,即成美丽的蝴蝶标本。 蝴蝶生产管理的具体流程 一、
养殖场地的选择:选择背风向阳、通风良好,土质肥沃较湿润的,避开果园、菜园和农田的地方建场为宜。 二、
养殖网棚的建造:用砖砌厚为11厘米,高1米,宽6米,长按
养殖规模而定的围墙。在棚的一头留一个高为1.6米,宽70厘米的方便门。门的上部可钉上网目为5毫米×5毫米的尼龙网,下部钉上1米高的薄铁板。围墙顶上用12号钢筋制成2米高的拱形网架。拱形网架上和四周围盖网目为5毫米×5毫米的尼龙网,以防蝴蝶外逃。 三、栽种花卉:
养殖棚内每100平方米地面撒施腐熟的农家粪肥1500千克,复合肥8千克,深耕30厘米,将粪肥翻入土中,耙平耙细。根据所欲引进的蝶的寄主,栽种相应的植物(尽量为花粉、花蜜多的花卉植物),供蝴蝶产卵及满足蝴蝶、幼虫的采食以及幼虫入土化蛹的需要。 四、种源的获得:1、从野外采集获得;2、从别的蝴蝶饲养场购入;3、在蝴蝶场内种寄生植物招蝶产卵。 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野外采集获取种源的办法有采卵、采幼虫、采成虫雌蝶三种。在蝴蝶发生季节,到野外寻找你欲引种之蝶的寄主植物,在寄主植物上可找到卵,要注意卵多分布在嫩芽上,叶片背后,也可在寄主植物上找到幼虫。寄主植物的叶片背后多有幼虫,有时找不到,可在晚间持手电再来寻找,因为有些幼虫白天可能躲在隐蔽处不出来觅食。 (二)卵及幼虫均应连同寄主植物的叶片一同取下,放在专用小瓶、小盒中带回,不同龄幼虫最好不要混放。蝶类幼虫多为蠕虫状,体躯外表如家蚕般光滑,有时也有肉角或毛, 但绝无遍身密生长毛的“毛虫”。以手或小镊子采捉无妨。在野外看到的雌蝶,一般都已交配过,腹中尚有卵未产完,可捕回场内,放入网中让其自产卵。 (三)对不知道其寄主植物的蝶,在野外看到雌蝶时,可跟踪观察,看其卵产于何种植物上,此种植物即为该蝶的寄主植物,可连卵带寄主移回场内饲养观察。 蝴蝶生长各个时期的培育 (一)卵的孵化与保存 如果不是越冬卵,卵期一般只有1至数周,幼虫即可孵出。野外带回的卵,应连同寄主植物枝条插入盛水容器内,以防枯死。1龄幼虫孵出后,可用小毛笔或羽毛轻轻扫下,放于新鲜寄主植物上。秋冬季所采的卵,有时经数周仍不孵化,这便是越冬卵,应连同叶片放入细沙袋中,吊在屋外树荫下,勿使阳光直射,注意保持温度,避免蚂蚁等天敌危害,待翌年春天拿出孵化。 卵也可仔细用卫生纸衬垫,放入几片新叶以保持温度,从邮局寄送。这种要寄送的卵,也可用滤纸浸泡寄主植物,用乙醇提取液让雌蝶产卵的办法进行。 (二)幼虫饲养 幼虫一般经过5龄后化蛹,每一龄蜕一次皮,即进入下一龄,第5龄则在化蛹时蜕皮。刚从卵中孵出的幼虫即为1龄。大多为黑褐色,它们往往会回转头吃掉自己的卵壳,这出世后的第一餐对补充体内的营养和磨炼它们的牙齿是有好处的。 然后,幼虫便开始蚕食寄主植物的叶、寄生蜂类及其他捕食或寄生昆虫。如果气候条件不恶劣,没大风大雨,可任由它们在室外寄主植物上生长,注意防止鸟类伤害。当幼虫进入5龄后几天,若发现不吃不动或爬到别的植物上,即可收集回室内,置入纱笼,放入树枝以让其化蛹。当外界条件较差,需在室内饲养时,可将幼虫及寄主植物放入透明并有透气的塑料盒内,食草插入盛水的小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