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性情凶猛,全为肉食,有相互残杀的习性,故宜单独饲养。又因蜘蛛的食性杂,耐饥饿,生活力强,只要保证食物、水分和隐蔽物三个基本条件,即可养殖成功。
1.饲养密度
幼小的蜘蛛可群养,每平方米1000只。在蜘蛛的饲养过程中,会出现大小不均的情况,每月分群1次,以免大吃小的情况发生。蜘蛛3厘米长以后应单养。成蛛、繁殖蛛宜单养,每个桶养1只,进行立体饲养,一般以3~5层较好操作,每平方米可养50只。
2.饲料种类与投喂
蜘蛛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动物,食性非常的广泛,喜食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低的体软多汁的无脊椎动物。饲料主要为飞虱、叶蝉、蚜虫。蜘蛛喜食活虫体液。在夏秋季节,晚间利用弧光灯诱集虫蛾,或人工饲养家蝇、黄粉虫和各种昆虫的成虫和幼虫以供蜘蛛捕食。为了方便蜘蛛取食,可将养蝇笼与蜘蛛饲养箱连接在一起,打开两者之间相通的小门,让蜘蛛自由捕食。有条件的地方应尽可能的投喂人工配制的饲料,可使蜘蛛正常蜕皮、生长和繁殖后代。例如配方:鸡蛋10毫升,啤酒酵母粉2克,蜂蜜2克,蔗糖2克,复合维生素B1毫克,维生素C1毫克,水10毫升,用捣碎机充分捣碎(约2分钟),储存于冰箱内将人工饲料滴在泡沫塑料上,再放在另一块软塑料片上,放入饲养容器内。每天换饲料1次。在更换时连同塑料片一起取出,用开水煮沸消毒,以便下次再用。将配成的这种人工饲料储存于5~10℃的冰箱内可保存1周时间左右,以后再重新配制。最好每天喂新鲜配制的饵料。蜘蛛较耐饥饿,不需要每日投喂,对蜘蛛投喂时间应视季节而定,一般在春、夏、秋3季1天投饵1次,在越冬时期,可隔日投饵1次。繁殖蛛每天早晚各投饵1次。投饵量可根据昆虫的大小、数量、投饵的次数及蜘蛛的种类、大小和取食情况而定。中小型昆虫可直接投放于饲养容器内,至于体型大的善飞的昆虫最好剪翅后投食。蜘蛛需要吸入饮水,特别是幼蛛必须经常供水。饮用水装在小碟中,可在清洁的小玻璃皿中装上清水,然后加上脱脂棉,引水上升,以便于蜘蛛吸入饮水,同时又可防止幼蛛落入水中,3~5天换1次。
3.温度和湿度的调控
蜘蛛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能保证旺盛的生长势头,温度应保持在15~35℃,最好是室温控制在25~27℃左右,可使卵历期缩短,孵化加速。温度低时,可通过加热、关闭窗户等方法,提高室温;温度高时可通过遮荫、喷水等方法降温。保持室内适宜的相对湿度(60%~70%),湿度小时要洒水增湿;湿度大时,增加通风或晒干。此外,还要使室内有适宜的通风透光。
4.日常管理
饲养蜘蛛要防止蜘蛛外逃,要每天观察1次,了解蜘蛛的活动、摄食、繁殖与疾病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搞好清洁卫生,每个星期换1次饲养池、桶底部的垫料,清洗饲料盘、引水碟,消毒后再用。此外,要建立养殖档案,及时记录蛛苗的放养,成蛛的收获、繁殖,投饵的种类和数量,温度、湿度及疾病防治、用药情况,为今后养好蜘蛛提供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