茸鹿的一般管理技术

(1)合理布局和组织 要按鹿的年龄、性别及健康状况布局。把公鹿安排在上风向,母鹿安排在下风向,拉大公母鹿两区间的距离,按年龄从高龄到低龄进行安排。这样可减轻配种季节由母鹿发情气味诱使公鹿争偶角斗、互相爬跨造成的体力消耗或伤亡,又可使大龄母鹿分娩期每天清晨少受收茸拨鹿的声响影响。有一个安静的产仔环境,可减少因惊动引起的难产或仔鹿伤亡。按年龄和健康状况把公母鹿再分成若干小群,以便于按群配给日粮,使收茸、产仔、拨鹿互不干扰,并能保证正常的采食和生产。

    (2)圈舍、饲养人员和使用信号要相对稳定 其目的是使鹿群建立巩固的条件反射,这对长期保持鹿群稳定和正常管理、采食、活动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3)制定管理规程

    ①检查和观察 饲养人员每天上班后和下班前要至少进行两次检查和观察。其要点:检查圈门,观察鹿的采食、饮水、反刍、精神、鼻镜、可视粘膜、眼屎、被毛、粪便、姿势、步态、耳状态、颌下或颈下及胸前淋巴结、呼吸及鼻孔和鼻翼、肷窝等,检查其他设施和设备等。

    ②按时饲喂精粗饲料和补饲无机盐 喂前应打扫净饲槽、检查饲料质量。

    ③增设水锅盖或水槽盖 在配种期和收茸期应及时增设水锅盖或水槽盖,严禁喘息鹿饮水;产仔哺乳期仔鹿圈水锅应离地面较近,并设在干燥而又惊动较小的运动场上部。

    ④搞好圈舍卫生和安全管理 每天要适时清扫地面,及时拣出圈舍内的铁丝头、钉子、绳头、麻袋片和塑料膜等异物,保持环境卫生。注意灭鼠、灭蝇。出入栓好门闩。每天饲喂后、下班之前应细致地巡视检查一遍,要注意防火、防盗、防跑鹿

    (4)建观鹿台 在鹿场外建观鹿台(亭),或在鹿场门口里侧的非生产区建观赏鹿(育成鹿及年轻公、母鹿)小区,建立鹿场和鹿业队双重门卫及来人登记制度。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