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养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北极狐(俗称蓝狐)、银黑狐的主要生产性能指标、狐场的建造、饲粮配合、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北极狐、银黑狐规模养殖场(户)的饲养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3  主要生产性能指标
    北极狐、银黑狐的主要性能指标如图1所示。
表1  北极狐、银黑狐的主要性能指标狐狸品种 北极狐 银黑狐
性别 公狐 母狐 公狐 母狐
成年体重,kg 5.5~6.7 4.5~6.0 5.5~7.5 5.0~6.6
成年体长,cm 58~70 55~70 57~70 63~67
尾长,cm 25~30 25~30 40~50 40~50
胎均产仔,只 — 6~12 — 4~7
初生个体重,g 60~80 80~100
断奶个体重,g 1500~1650 1350~1450

4  狐场的建造
4.1  场址选择
4.1.1 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
4.1.2 交通便利,但距离交通要道500m以上;远离噪音污染源。
4.1.3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NY 5027的规定。
4.2  场区布局
4.2.1  基本原则
4.2.1.1  按主导风向和地势高低,自上而下依次为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兽医隔离区和废弃物处理区。
4.2.1.2  种狐舍应在生产区的上风向。
4.2.1.3  狐舍间距应是舍高的3~5倍。
4.2.1.4  净道与污道分开,不得交叉。
4.2.1.5  贮粪场距离生产区50m以上。
4.3  狐棚
4.3.1  狐棚为开放式建筑。
4.3.2  狐棚建筑的技术要求
4.3.2.1  一般狐棚长50m~100m,宽4m~5m(两排笼舍)或8m~10m(四排笼舍),脊高2.2m~2.5m,檐高1.3m~1.5m;作业道1.2m。
4.3.2.2  棚内地面平坦不滑,高出棚外地面20cm~30cm,笼后或笼下设排粪沟,坡度1.0%~1.5%。
4.4  狐笼
4.4.1  狐笼的类型
4.4.1.1  活动式:由金属或竹木、塑钢等轻体材料制成,能搬移。
4.4.1.2  固定式:用砖、石、水泥等在地面直接垒砌而成。
4.4.1.3  组装固定式:有金属网制成单体笼,再用支架将若干笼连成一体,组合成列,能重新拆装。
4.4.2  狐笼的尺寸
4.4.2.1  种狐笼长100cm~150cm,宽70cm~80cm,高80cm~90cm;商品狐狸的狐笼长和宽不小于70cm,高80cm~90cm。笼底网眼不大于3cm×3cm、盖及四周网眼不大于3.5cm×3.5cm。笼底距地面50cm~60cm。
4.4.2.2  在笼正面设一侧门,规格45cm×60cm~45cm×70cm。在笼一侧或背面留一直径25cm的洞口,通向小室。
4.4.3  小室
4.4.3.1  小室基本要求
用木板制作,密闭性好,内壁光滑。箱底做成双层,一层是木板,一层是笼网。天气炎热时,可抽掉木板。
4.4.3.2  小室规格
北极狐小室规格为60cm×50cm×45cm;银黑狐小室规格为75cm×60cm×50cm,小室内设走廊以防寒保温。小室顶部设一活动的盖板。小室正面要留25cm×25cm小门,和狐笼连为一体。
4.4  两个以上的狐笼连接在一起,中间用双层网片或铁皮做间隔。
5  狐的饲粮配合
5.1  狐的营养需要
狐的营养需要见表2。
表2  狐的营养需要推荐值养分 生长前期1 长毛期2 繁殖期3 泌乳期4
代谢能,MJ/kg 14.2 12.6 12.6 14.2
粗蛋白,% 32 28 30 35
粗脂肪,% 10~14 8~12 8~12 10~14
蛋氨酸,% 1.0 0.9 0.96 1.12
赖氨酸,% 1.66 1.40 1.56 1.82
钙,% 0.8~1.0 0.8~1.0 0.8~1.0 0.8~1.2
磷,% 0.6~0.8 0.6~0.8 0.6~0.8 0.8~1.2
盐,% 0.5 0.5 0.5 0.6
注1:生长前期是仔狐断乳起至16周龄;
注2:长毛期是17周龄至取皮;
注3:繁殖期是公狐12月份至配种结束,母狐12月份至产仔结束;
注4:泌乳期是母狐产仔开始到仔狐45~50日龄断乳分窝。

5.2  狐的饲料配合
5.2.1  常用饲料的选择
5.2.1.1  动物性饲料:鲜肉类、干制品、畜禽副产品、鱼类、乳类和蛋类。
5.2.1.2  植物性饲料:谷物、饼粕类、果蔬类。
5.2.1.3  其他饲料:酵母、脂肪、钙磷补充料、维生素、微量元素。
5.2.2  饲料配合比例
原料用量的配合比例见表3。
表3  狐日粮按饲料重量配合的比例
                                                                                            单位:%饲料类别 北      极      狐 银      黑      狐
7~10月 11~6月 7~10月 11~6月
肉及其副产品 20 30 35 30
鱼及其副产品 30 30 20 20
蛋乳类 - 5 5 5
谷物类 35 23 30 30
果蔬类 10 10 7 10
其他* 5 2 3 5

5.2.3  饲喂技术
5.2.3.1  将60%以上的饲料量在傍晚饲喂。
5.2.3.2  在饲喂前将干粉料用净水拌潮。
6  狐的饲养管理
6.1  种狐的饲养管理
6.1.1  种狐的选择
6.1.1.1  成年种公狐的毛皮品质、体型鉴定要求达到一级,母狐应达到二级以上,狐的品种选择按附录A的规定执行。
6.1.1.2  成年种公狐睾丸发育良好,交配早,性欲旺盛,配种能力强,性情温顺,无恶癖,择偶性不强,精液品质良好,受配母狐产仔多。
6.1.1.3   成年种母狐发情正常,性情温顺,银黑狐产仔4只以上,北极狐产仔7只以上,母性强,泌乳能力强。
6.1.1.4  种狐的选择分三个阶段,断乳时初选、4~5月龄复选、取皮时终选。三个阶段选留比例为140:120:100~140:130:100。
6.1.1.5  当年育成狐选择条件:双亲体质健壮,谱系清楚,北极狐在5月底之前,银黑狐在4月底之前出生,生长发育正常。
6.1.2  种公狐的饲养管理
6.1.2.1  准备配种期(银黑狐为当年8月份至次年1月上旬、北极狐为当年8月份至次年2月上旬)
6.1.2.1.1  配制营养全面的日粮,适时添加催情饲料,后期进行异性刺激。
6.1.2.1.2  控制种狐体重,在准备配种期末时,银黑狐种狐体重指数应为80g/cm~100g/cm,北极狐种狐体重指数应为80g/cm~90g/cm。
6.1.2.1.3  增加运动量,加强驯化。
6.1.2.1.4  保持周围环境安静。
6.1.2.2  配种期(银黑狐为1月中旬至3月中旬、北极狐为2月中旬至4月中旬)
6.1.2.2.1  提供全价日粮,补充动物性蛋白饲料,合理补饲。
6.1.2.2.2  初配年龄为9~11月龄。
6.1.2.2.3  初配时每天使用一次,以后每天使用不宜超过两次,其间隔不能少于4h。连续使用2d~3d后休息半天或一天。
6.1.3  种母狐的饲养管理
6.1.3.1  准备配种期(银黑狐为当年8月份至次年1月上旬、北极狐为当年8月份至次年2月上旬)
控制体重,防止过肥;自然光照,后期进行发情鉴定。
6.1.3.2  配种期(银黑狐为1月中旬至3月中旬、北极狐为2月中旬至4月中旬)
6.1.3.2.1  做好发情鉴定和配种记录,发情检查一般2d~3d一次,对发情接近持续期者,要天天检查或放对试情。
6.1.3.2.2  北极狐初配后连日或隔日复配2~3次;银黑狐初配后连日复配1~2次。
6.1.3.2.3  保证配种环境安静。
6.1.3.3  妊娠期(银黑狐为2月上旬至5月下旬、北极狐为3月上旬至6月中旬)
6.1.3.3.1  自由采食,每只每天饲喂量530g左右。
6.1.3.3.2  减少捕狐次数,保证狐场环境安静。
6.1.3.3.3  妊娠50d,做好产前准备。
6.1.3.4  哺乳期(银黑狐为3月下旬至5月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