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神犬——仔藏獒的管理技术

    一、饲养场地和设施
  蛤蚧喜居山岩坡壁、石洞裂缝、屋檐下或树洞中,所以饲养场地应选择通风良好、冬暖夏凉,便于诱虫的林荫地。
  二、饲养管理
  蛤蚧日伏夜出,冬季休眠夏季活跃,温度达15℃时,便开始活动,17℃以上时开抬捕食,22℃~30℃时最活跃。夏季舍温超过32℃时,应泼水降温;栖息环境要求较湿润,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80%。蛤蚧是肉食性动物,以吃昆虫为主,但忌食死腐食物.
  三、繁殖
  蛤蚧的繁殖季节为3~8月份。蛤蚧雌雄外形明显:雌体粗胖,稍黄,花纹稍粗,尾稍尖。母体条重100g左右。雌雄比例(20~30):1为宜,如果雄性过多会互相争雌争食,咬断尾巴降低药用价值。将待产的雌体养在笼内,用纸格分开,纸格内贴上一层薄纸,让其产卵于纸上,便于扯下薄纸取卵,集中进行人工孵化。笼外用布遮光,使蛤蚧安静产卵。在产卵前半个月要多喂些昆虫,喂人工配合饲料时,要加些白糖、鱼粉、鸡蛋等以增加营养。蛤蚧每次产卵一对,产后可再发情交配,隔五十天左右又可产卵一对,年产四对。其卵不需要雌雄孵化,在相对湿度70%~80%,温度30℃~32℃的条件下,经70~80天即可孵出小蛤蚧。孵出的小蛤蚧要同大蛤蚧分开,以免被吃掉(人工孵化可避免大吃小)。六天以内每天给小蛤蚧喂些白糖水,六天以后喂些小昆虫,待其长到10厘米左右时,可放入饲养室饲养。早产出的卵如控制适宜的温度,可提早孵出小蛤蚧,当年可延长生长期,入冬后成活率高。小蛤蚧经一年半时间的精心饲养,体长可达30厘米左右。可捕来加工干制。
  四、疾病防治
  附近农田喷洒农药时,应关掉黑光灯,以免蛤蚧吃带药昆虫而中毒。蛤蚧如发生口角炎和口腔炎,轻则厌食,重则死亡。如发现此病,应隔离治疗,可用0.5%呋喃钾溶液涂患处,并喂维生素B1和维生素C,每天3次,每次2.5mg.

 

 

  为了对藏獒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不同的生物时期应进行适当的饲养管理。从出生至断奶的小藏獒称为仔藏獒,此阶段的正确饲养管理极为重要,是仔獒是否健壮和提高仔獒成活率的关键时期。
  1.注意防寒避暑新生仔獒对体温的调节能力很差。因此,环境温度对仔獒的生命活动影响很大,要特别注意搞好室内的环境温度。仔獒舍要用粗铁筋制成的半圆形铁架网。冬季,在铁架网上铺塑料薄膜,防止寒风侵袭,并用塑料薄膜将前后窗封严;夏季,应撤去塑料薄膜,用铁架网架葡萄、葫芦等攀缘植物,为仔獒遮阳。不同日龄仔獒的适宜环境温度为:0—7日龄:28—32℃,8—21日龄27℃,28日龄以后23℃,并注意保持室内干燥,防止过堂风。
  2.加强哺乳母獒的营养哺乳母獒的泌乳量20天以后逐渐下降,而仔獒的需乳量却日益增加。因此,要及时补饲,供给母獒新鲜优质、易于消化吸收的动物性与植物性饲料,确保母獒的乳汁充足。
  3.提高仔獒的营养价值仔獒生后1个月发育较快,食欲旺盛,母乳已不能满足需要,应补喂饲料,喂些营养价格高且易消化吸收的适口性好的流质食物。如鲜牛奶中加入奶粉、肉汤、熟鸡蛋黄、稀粥等,另加些鱼肝油、多种维生素和骨粉等,否则仔獒因营养不良,体质瘦弱,影响其生长发育。
  4.喂饲仔獒要适量仔獒胃肠容积小,宜少喂多餐,每日喂5—6次,随日龄的增加,日粮浓度和日喂食量要逐渐加大,以适应仔獒日增重的提高。
  5.保证清洁饮水供应饮水时要注意水质、水温、水量、时间。仔獒须及时供给清洁水源,不能含有害物质、病原微生物等,水槽要每天清刷一次。季节不同饮水量不同,夏季饮水量最多,不能间断。水温要适宜,夏季饮凉水,冬、秋末及初春饮温水,饮水时间要选在采食后。
  6.抓好疾病防治工作母獒产仔前应对产仔窝进行彻底消毒。可用火碱(配成2%—3%的热水溶液)、3%来苏儿和5%福尔马林交替消毒产室、产箱和仔獒活动场所。定期对饮食用具用2%高锰酸钾消毒,仔獒出生后用左旋咪唑每2.5公斤体重服1片,30天时2次驱虫,效果很好,2月龄定期做好疫苗接种。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