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 1 )鼻可分为外鼻和固有鼻腔两部分外鼻的鼻背形态有品种差异,有的隆突,有的凹陷,外鼻前端形成鼻镜,正中有沟,并向卜伸达左、右唇之间(鼻镜常呈红色,无毛固有鼻腔内有鼻甲及筛骨侧块,将其分为上、中、 下3 个鼻道,但中鼻道因容纳筛骨侧块,因此为很小的缝隙,所以常不存在)鼻粘膜分为嗅区和呼吸区猫鼻粘膜有很多皱褶,使接触空气的面积大为增加,达 20 一 4 0平方厘米,是人的 3 倍。嗅区粘膜褶内有 2 亿多个嗅细胞,所以猫的嗅觉特别灵,能分辨出空气中 1 . 2 x10-6浓度的麝香气味)当猫接触到气味时,嗅细胞立即兴奋而产生动作电位,沿嗅神经传到嗅觉中枢而引起嗅觉。
猫的嗅觉在猫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刚出生的仔猫,眼睛还未睁开,这时完全依靠嗅觉就能很自然、很正确地找到母猫乳头吸奶;而母猫亦凭仔猫的气味辨别是否是自己的幼仔,如果人们乱抓乱摸仔猫,使仔猫身上染上异味,常会引起母猫错觉,以为有异味的幼仔不是自己亲生的而拒绝哺乳,常挪窝带走无异味的仔猫,而丢弃有异味的仔猫,甚至吃掉。猫还依赖嗅觉寻找食物,判断食物方位,区别食物的性质,每当猫进食时总是先嗅后食就是这个道理。猫凭气味警告同类,这是它的活动领地,不容侵犯。家庭室内如果饲养 2 只以上的猫,亦常自动在家中划分各自的领地,别的猫侵人常引起争斗。猫还以嗅觉辨认主人、同类、住处。有人将猫双眼蒙上,带到离家 60 千米的地方,猫能凭嗅觉回到主人家中。猫凭气味分辨同类的性别,特别是母猫发情时,能分泌外激素,使公猫从很远的地方就能嗅出,而奔走交配。如果是去势的猫,因失去性别特有的气味而常常遭到同类的攻击。
( 2 )喉 有 4 块喉软骨作为支架,内面有粘膜,构成喉腔喉腔内有前后 2 对皱璧,前面 l 对皱璧即前庭璧,较犬等动物宽松,又称假声带,空气进出时振动假声带,从而引起猫不断发出低沉的“呼噜呼噜”的声音,俗称“猫念佛”。后面 1 对为声璧,与声韧带、声带肌共同构成真正的声带,是猫的发音器官猫声带振动发出“咪咪”的声音一般非常轻柔、动听、悦耳,但当愤怒争斗时发出的声音很凄历 。
( 3 )肺右肺常分成 4 叶,仅月融十较大,前叶有切迹将其不完全地分为前后两部分左肺比右肺小,分为前后两叶,前叶有切迹分为前后两部分。猫呼吸动作依靠腹肌、月两肌的收缩和胸廓的扩张而完成,所以称为胸腹式呼吸猫的肺总的来说体积较小,肺泡展开总面积约为 7 . 2 平方米。所以猫不适应长时间剧烈跳跃、奔跑,亦可以说猫的耐力不如犬,肺较小是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