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出生后唯一营养来源就是母乳,俗话说:“金水银水换不来奶水”,母乳的质与量关系到仔猪断奶重与仔猪的健康,为此应把这项工作列为哺乳母猪饲养管理的重点,结合本人工作实际谈一下有关母猪泌乳知识,意在提醒养殖者的高度关注。
一.控制母猪乳汁质与量的必要性。
母乳的质与量是影响仔猪健康的重要因素,母乳中尤其初乳是迄今为止任何代乳品所不能替代的一种特殊乳品,既含仔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更关键含有抗病的免疫球蛋白及生物活性物质。即使有少数病原菌侵入,仔猪猪体也有足够的抵抗力防止发病,若母猪泌乳能力差且乳质不佳,也是导致仔猪腹泻的根源所在。殊不知因奶水质量问题导致的仔猪腹泻,属于生理性腹泻,比细菌性感染较难治愈,故用抗生素治疗大多不见效。在实际生产中一般都注重乳汁的数量而忽视乳汁的质量,养猪者务必引起重视。
二.影响泌乳的因素。
1品种。不同品种猪泌乳量不同,大白猪、长白猪及其二元杂交母猪有极好的泌乳性能,一般瘦肉型比肉脂兼用型乳量要高。
2.胎次。一胎泌乳量较低,二胎至三胎上升,以后平稳七胎又开始下降。
3.哺乳仔猪头数。母猪所带仔猪头数越多泌乳量越高,但每头仔猪日获得的乳量不一定多,甚至较少。
4营养。营养水平是影响泌乳最关键的因素,特别是能量、蛋白质的含量对泌乳影响较大,应提倡全价营养,多汁饲料如胡萝卜、南瓜等能促进乳汁分泌。
5.乳头的位置。一般前面乳头比后面乳汁多,尤其前3对乳头,临床上把弱小猪吃前乳头,大仔猪吃后乳头,这样能促使仔猪发育整齐。
6.季节。主要体现在气温上,寒冷与酷热泌乳减少,春秋不热不冷利于泌乳。
7.饮水量。母猪的泌乳量与饮水量呈正相关,母乳中81%-83%是水分,在哺乳期能吃能喝的母猪泌乳量能大幅度提升。
8.产后时间。母猪产后乳汁分泌量呈曲线上升,21天达到高峰,以后又慢慢下降,所以早期断奶常在21-28天。
9.管理。饲喂次数与安静环境对泌乳也有影响,对乳房给予一定刺激也能增加乳汁分泌,比如仔猪嘴拱母猪乳房或人工按摩及适温热敷乳房等。
三.催乳的方单。
在泌乳能力较差时可采取催奶措施,初产母猪因泌乳速度缓慢,一般不急于催乳,即使催乳效果不明显,经产母猪多于3天后催奶,过早催奶能使乳汁分泌急骤,导致乳汁“过剩”而引起仔猪腹泻,另乳房因膨胀反射性引起“奶回”,甚至发生乳房炎。催奶的方单很多,仅介绍4种:
1. 注射催产素。对产后几天的母猪效果显著,同时也能促进胎衣、恶露的排除与子宫复原。剂量为每次500单位,两次即可。
2. 家畜新鲜胎衣包括母猪自身胎衣,洗净煮熟躲烂连汤一起分五次喂服,每天一次,但应注意防止母猪形成吃小猪的恶癖。
3. 海带加植物油或与畜禽骨汁汤一块水煮,服用5-7天,同时海带对母猪产后不食也有治疗作用。 4. 使用中药制剂,如“催奶灵”多含王不留行、路路通、皂角、通草等之类的中药,连喂三天。 四, 乳汁质量的控制方法。
要想获得优质奶汁很难,优质奶汁主要体现在营养全面、富含抗病物质外,还有关键点就是乳中不产生炎性因子。控制方法可从以下方面考虑。
1. 母猪产前尤其85天前一定限食,即使后期增加营养,但也要防止母猪过肥,以中等标为妙,因为妊娠期的耗料量与泌乳期的食欲存在负相关,过肥导致母猪产后不食,母猪就会动用自身体脂来维持泌乳性能,这样以来乳汁脂肪含量较高,导致仔猪拉稀频繁。故母猪营养目标是:在全价营养的前提下,产前是控膘,哺乳期是保膘。
2. 在母猪妊娠中后期,在75-90天接种一些疫苗,比如K88K99苗、流行性腹泻-胃肠炎二联苗、伪狂犬苗等,目的是增加初乳中的特异抗体,以提升初乳抗病物质水平。
3. 母猪产前产后3-5天内饲喂量应遵循下列规律:即产前逐渐减食、产后逐渐增食。目的有二:一是保持母猪哺乳期有旺盛的食欲,一是让奶水分泌速度不宜过快,主要是防止母猪乳房炎与仔猪腹泻病的发生。
4. 在母猪哺乳期间,尤其产前产后几天内给母猪喂点过奶中药,比如“过奶母子安”之类,对控制奶汁质量有一定的作用。
5. 做好母猪防病至关重要,尤其乳房炎、产道感染对奶汁质量影响最大,这两病在乳汁中易产生炎性因子,酷热夏季产道感染病多发,应提前预防,在搞好环境卫生前提下,产后当天就注射一次抗生素或中药鱼腥草制剂,第二天再注射一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