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猪圈舍内易高温高湿、易滋生微生物,母猪的食欲与采食量将受到影响,给饲养管理、疫病预防带来极大不便。因此,加强示范户的饲养管理,有利于确保母猪的健康。
1、选择优质饲料,防止喂霉变饲料。夏季饲料容易霉变,而霉变、变质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流产或胚胎死亡。因此,一是应尽量保证饲料的新鲜,确保安全;二是每次喂料后,及时清理掉饲槽中的残留饲料,以防母猪采食酸化变质饲料;三是每天给母猪投喂适量的青绿饲料(青绿饲料含有较高的维生素),可提高食欲、增加采食量和抗应激能力;四是有条件时,在配(混)合饲料中应加入霉菌毒素处理剂。
合理调整饲喂时间、饲喂次数和饲喂方式。青绿饲料含有较高的维生素,每天给母猪投喂适量的青绿饲料,可提高食欲、增加采食量和抗应激能力。
2、调整饲喂时间、增加饲喂次数,提高采食量。夏季母猪白天采食量减少,应调整母猪饲喂时间,充分利用天气较为凉爽、母猪食欲良好的时段喂料。应避开炎热的中午,早上提前饲喂、下午推后饲喂,并适当增加饲喂次数,改干料为湿拌料,同时可适当增加投料次数。喂湿拌料,可以提高适口性,可相应地增加泌乳母猪的食欲。
3、保证充足的饮水。夏季母猪饮水需求量增大,饮水不足或体温过高会使母猪的耐热性下降,并间接导致采食量降低,因此每天必须供给母猪足够的清凉饮水。一方面是保障蒸发散热的水分需要,是有效的防暑措施之一;另一方面清凉饮水进入消化道,也可使猪体从内部降温。
4、尽量减少应激。母猪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都会产生热应激。在夏季要尽量减少母猪转栏和怀孕母猪并栏次数,避免因混群打架导致流产和死胎的增加。在转栏时,应轻、缓,避免粗鲁导致胚胎的损失或母猪流产。尽量保持猪舍内外环境的安静,特别是怀孕和哺乳母猪更应避免受到外界太多的干扰。
5、做好母猪的“产前、产中、产后”的保护:
产前保护:控制母猪的体况,分娩前适当减料。产房在进猪前,要严格清洗、消毒。母猪于产前一周进入产房,并做好体表的清洗和消毒。
产中保护:加强对分娩母猪的护理和观察,做好临产母猪乳房和外阴部的清洗和消毒。对人工助产的分娩母猪要严格消毒用具,并于产后注射缩宫素和抗生素,以防产后感染。
产后保护:注意观察产后有无胎衣残留、恶露是否排尽,母猪是否便秘,发现问题,及时请兽医帮助解决。
6、注意通风、降温。一是遮阳防热: 在舍外或屋顶上搭凉棚、在窗户上设置遮阳板等,适当遮挡阳光;同时,将墙壁外侧刷白,以增强墙面的反射、放热能力。
二是通风换气:在高温情况下,通风换气可缓和高温对猪只的不良影响、可排除舍内污浊的空气,改善猪舍的空气环境。
三是喷雾和滴水降温:在高温时段(中午、下午)可用清凉深井水冲洗几次舍内地面和墙壁降温,靠水蒸气吸热而降温。但应注意对水不能溅湿仔猪和母猪的腹部、乳房区域。
7、严格的卫生和消毒。夏季是各种病原微生物生存与繁殖活跃的季节,消毒工作是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杀灭或清除停留在猪体表的病原体的好办法。因此,必须重视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并建立严格的制度,确保消毒的质量。定期对猪舍的内外环境,包括栏舍、场地和用具、器械以及排水道、空气、母猪体表等进行消毒,还要注意一些卫生死角,如污水沟、贮水池、食槽等场所及设施的消毒。猪舍要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每天定时清扫,以保证栏舍地面的清洁干燥,减少疾病的发生。